- 庄新国,王生维
从煤岩煤质特征分析入手,利用煤的物质组成、镜惰比、结构保存指数对抚顺、梅河口盆地的发育特征、盆地沉降速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煤的挥发分产率和发热量对抚顺煤田巨厚煤层的煤体进行了划分对比。
1993年06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阅读次数:137 ]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7 ] - 张玉成
<正> 课题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七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于1986年立项,历时8年,1993年9月2~4日在成都通过评审。研究报告约45万字,插图156张,图版96帧。课题基础资料扎实可靠,研究手段全面,指导思想正确,以地层为基础,构造为主线,环境
1993年06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 ] - 王士俊,田宝霖
山西太原西山煤田太原组7号煤层煤核中一种科达植物根部化石——太原无髓根(新种)Amyelon taiyuanense Wang et Tian,sp.nov.,它有别于无髓根属其它的已知种,其主要特征是:a.内部皮层具板状厚角组织并通气组织化;b.具外皮层,其细胞的径向壁发育,有栓质化加厚带;c.皮层可以较长时期留存。它与现代一些红树植物如红树属 Rhizophora、白骨壤属 Avicennia、柱果木属 Conocarpus 等根的皮层中的通气组织非常相似。而这些红树植物均生活于海边的咸水或半咸水沼泽中。因此,本属种所代表的科达值物的生活环境可能也是滨海咸水或半咸水泥炭沼泽。沉积环境分析的结果证明上述推断是正确的。
1993年06期 11-15+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5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9 ] - 姜波
淮南煤田推覆构造发育于淮南复向斜南、北两翼。南缘推覆构造更为强烈,规模亦大,系由一系列走向近 EW,向 S 倾斜的逆冲断裂组成。剖面上各断裂上陡下缓,向下逐渐归并于统一的滑脱面,从而构成上叠式逆冲叠瓦扇构造。滑脱面在倾向上及走向上均呈波状变化。北缘的反向逆冲叠瓦扇可能是在南缘逆冲推覆的构造作用下被动产生的。这在宏观、微观及超微观分析中都清晰地得到显示。然而,它们是近于同时形成的。这样就构成了淮南煤田的前缘止于反向断层的逆冲叠瓦构造系统。
1993年06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46 ] - 赵师庆,吴观茂,李贤庆
在研究镜质组类型基础上,把富氢镜质组(荧光镜质体)作为有折扣的富氢显微组分(类脂组)对待,提出了利用荧光显微组分丰度——FMT 参数作为评价不同还原类型煤生烃、排烃的定量指标。煤岩学标志、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和热模拟实验产烃率数据为 FMT 值定量评价煤生烃排烃潜力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佐证。
1993年06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5 ] - 康贵安
在海拉尔盆地寻找烟煤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采用地质、地球物理、物化测试等方法,判别了煤变质阶段;研究了含煤地层、控煤构造和煤变质作用类型;指出了烟煤赋存层位和区域;提出了20个烟煤预测区。
1993年06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王涛,黄文涛
<正> 根据对江西省安源煤系、龙潭煤系各主采煤层灰成分特征的研究,结合对省重点煤矿46个吸附试验和298个解吸瓦斯煤样的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煤灰成分中的铝质系数与成煤时的沉积环境、煤层吸附瓦斯量、煤层瓦斯含量有关,据此提出了用煤化程度、铝质
1993年06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张春才
<正> 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科教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系和129勘探队共同承担的“煤田勘探阶段工程地质工作方法研究”课题,于1993年7月26~27日在邯郸通过鉴定。鉴定认为:
1993年06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73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张孝文,朱春笙,赵存明
断块构造区域内煤层及其周围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形变具有很好的协调性和密切的相关性。利用煤层构造破碎度,能预测底板隔水层的构造破坏程度。经过几年的现场试验研究,证明该方法简便,结果直观。
1993年06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阅读次数:73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宋振江
保安井田铲状断裂十分发育。断层倾角上陡下缓,深部甚至近于水平。断裂活动造成地层和煤层减薄或缺失。伴随铲状断裂常出现一些地堑或半地堑式构造以及反牵引现象。弄清此类构造的规律对采煤很有意义。
1993年06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2 ] - 曹丁涛
建立了某矿区水源地当前和未来不同时期地下水开采量评价的预测型线性规划模型,得到了不同时期的最大开采量及相应的最优运行方案,为矿区发展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1993年06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 ] - 常向东
用频率、瞬变电磁测深和人工地震方法在淮北西寺坡区推覆体下找煤,定性分析出推覆构造的存在、推覆范围和盖层厚度。在简述了3种方法进行此项勘探的原理和优缺点后,认为电磁测深在穿透高阻盖层方面效果比较显著,并用野外实测曲线、理论正演模型和钻探结果对比加以证实。
1993年06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3 ] - 梁俊勋
某湖下开采的煤矿发生突水,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把突水时矿坑水的水质资料作参考序列,把湖水和煤层上覆砂岩含水层的水质资料作比较序列,对各序列作标准化处理,计算出关联系数,进而求出关联度,比较影响因素(湖水和砂岩水)对研究对象(矿坑水)的贴近程度,得出结论:矿井突水水源为砂岩水,与湖水无关。
1993年06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95 ]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3 ] - 张明根
在JXW—1型微机测井系统的煤质分析方法中,采用的是简化二元体积模型。实际应用中发现计算值与化验值有较大误差。改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测井密度和自然伽马值两个参数,计算煤的灰分和发热量等指标,与化验值比较,误差一般在5%左右。
1993年06期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 ] - 杨宽
根据测井和实验室测试的岩体和岩样纵、横波速度,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的弹性理论计算的弹性常数表明,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很好。这说明测井信息可以提供有足够精度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1993年06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2 ] - 张玉书
介绍了河北煤田二队使用的日本产 TXL—IE 型钻机变速箱体损伤后修复的工艺过程。根据箱体的材质和损坏程度,采用热焊法焊补修复,效果较好。
1993年0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杨传义,李建祥,苏绍芸
开滦东欢坨矿垂直冻结钻孔施工中,采用 JDT—3K 型陀螺定向测斜仪和随钻可提式造斜器以及正确选择导斜位置、圈定预导区等施工工艺进行定向纠偏,成功率达100%。
1993年06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3 ] - 李英杰
在低钻压下,钻头与岩石之间的低摩擦系数导致岩屑产生率较低,钻头胎体磨损也较小。在适中钻压下,较多暴露的金刚石切入岩石,岩屑增加,钻头质量损失也增加,岩石破碎以稳定的岩屑产出率和平衡的钻头磨损进行。在高钻压下,更多的岩屑引起钻头胎体的高速磨损。
1993年06期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阅读次数:87 ]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4 ] - 1993年06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阅读次数:41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