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强1;雍自春1;龙自阳1;刘硕2
为了科学分析评价工作面隐蔽致灾地质因素对开采的影响,有效指导煤矿开采生产,以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金家渠煤矿110301首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煤矿井下槽波地震反射、透射方法对110301工作面内部隐伏构造进行探测,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设计了井下槽波地震观测系统,通过对槽波地震数据的采集,应用透射槽波能量成像和反射槽波成像技术分析处理槽波数据,最终查明了金家渠煤矿110301工作面隐伏断层,为工作面安全回采提供了决策依据。
2018年S1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3K] [阅读次数:342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0 ] - 杨辉;
为查明阳煤和顺新大地煤矿15304工作面内构造发育情况,在与其紧邻的15305工作面回风巷侧帮向该工作面内开展反射槽波探测,采用反射槽波CDM(Channel-Wave Diffractive Migration)成像法对工作面内构造进行成像。以1 025 m/s的槽波速度进行CDM成像计算,成像结果显示在工作面内存在两个延伸长度大于500 m的强反射界面。第一个强反射界面为巷道实见的DF5断层,另一个强反射界面与隐伏的DF6断层的延展方向一致。结果表明,反射槽波探测技术在阳煤和顺矿区小构造探查中是有效的,探查结果为矿井下一步工作面的布置和巷道开拓提供地质依据。
2018年S1期 v.46 37-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10 ] - 王琦
在对淮北矿区地震地质条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常规三维地震勘探在淮北矿区应用中存在不足的原因;通过对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特点的阐述,用多个实例证明了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在淮北矿区构造勘探及岩性勘探中的优势,指出了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发展方向,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8年S1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6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 李俊堂1;吴国庆2;牛跟彦2
山西某矿工作面内小陷落柱较为发育,且密度较大,极易在回采前被漏测,抑制了工作面的正常回采,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潜在威胁。利用具有较高的射线覆盖次数,多方位的射线观测方式的透射槽波方法进行探测,并采用CT成像技术解释。结果表明:透射槽波可以比较准确地探测工作面内陷落柱的边界和位置。
2018年S1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88 ] |[引用频次:0 ] - 刘最亮;罗忠琴;
为研究山西阳泉寺家庄煤矿构造软煤发育规律,采用PNN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研究区煤层顶板岩性进行反演,从而对构造软煤进行预测。以自然伽马曲线为约束条件,通过分析目标区顶板砂岩、泥岩密度与自然伽马的响应特征,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进行PNN反演。结果表明:15号煤层顶板砂岩对应低自然伽马值,且与构造软煤发育呈正相关性。通过研究煤层顶板砂岩分布规律,可间接预测构造软煤的空间发育特征。
2018年S1期 v.46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5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 刘最亮1;罗忠琴2
为研究山西阳泉寺家庄煤矿构造软煤发育规律,采用PNN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对研究区煤层顶板岩性进行反演,从而对构造软煤进行预测。以自然伽马曲线为约束条件,通过分析目标区顶板砂岩、泥岩密度与自然伽马的响应特征,对叠后三维地震数据进行PNN反演。结果表明:15号煤层顶板砂岩对应低自然伽马值,且与构造软煤发育呈正相关性。通过研究煤层顶板砂岩分布规律,可间接预测构造软煤的空间发育特征。
2018年S1期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0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 孙希杰;
为了精确预测袁大滩井田首采区5煤层厚度变化及薄煤带范围,采用地震、测井和地质多学科结合的思路,综合采用常规时间剖面、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三种方法,圈定了5煤层薄煤带面积为0.68 km~2,取得了预期效果。
2018年S1期 v.46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4K] [阅读次数:27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4 ] - 邢修举;蒋齐平;吴正飞;李文刚;张倚瑞;
为了使掘进巷道前方和回采工作面内部导含水构造准确定位和直观显示在成果图件中。基于原有的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设计定点三维超前探测技术,采用三维物理模拟技术,对煤矿中不同空间位置和形态的导含水构造进行模拟研究,分析其三维视电阻率空间分布的规律特征,结果表明:多匝小线圈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当收发线圈的法线接近模拟体时,才会产生较明显的瞬变电磁响应信号;不同位置和形态的导含水模型,其视电阻率三维空间等势面范围与其实际体积尺寸基本吻合。在平朔井工一矿19108工作面内部隐伏陷落柱的探测应用中,工作面内部的陷落柱能够在三维异常空间中准确地显示出来,为煤矿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前的地质预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2018年S1期 v.46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3K]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10 ] - 李洋;王金平;魏启明;
为探测井下工作面顶板水害,以羊场湾煤矿160201工作面顶板为例,采用瞬变电磁法,通过改变探测倾角实现对风巷、机巷顶板导水裂隙带不同方向的探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工作面顶板瞬变电磁视电阻率三维数据体对各层位导水裂缝富水性进行了分析。疏放水钻孔试验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可准确有效用于井下工作面顶板导水裂缝的探测。
2018年S1期 v.46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9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21 ] - 薛琴;
小元件热点燃实验装置是煤矿井下本质安全型电气产品进行热点燃的检测检验设备,其研究和应用是储能元件抑能控温发展的重要环节。论文通过分析小元件热点燃可靠性灵敏度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各基本变量不确定度的基础上对相关输入量进行曲线拟合,提出一种基于相关输入量协方差的二元回归分析近似处理方法来对灵敏度进行修正。为了验证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进行了多次灵敏度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研究成果对于优化评定流程和提高检定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2018年S1期 v.46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阅读次数:22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 梅新;
<正>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钻研中心研制的ZDY2-1000LF型全液压履带钻机近期进行了型式试验,现场各项数据正常,性能良好,试验获得成功。ZDY2-1000LF型全液压履带钻机采用分体履带形式,是我院首台双工作臂全液压坑道钻机,显著特点是宽度窄,移动灵活,可与掘进机交替施工,可用于煤矿井下
2018年S1期 v.46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阅读次数:32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梅新;
<正>近日,钻探所巴彦高勒煤矿探放水定向钻孔示范工程项目部成功完成主孔深度1 118 m的顶板探放水定向长钻孔,探放水效果显著,标志着我院(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在蒙陕矿区长距离探放水定向钻孔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刷新了该地区岩层探放水钻孔孔深新纪录。
2018年S1期 v.46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阅读次数:20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
2018年S1期 v.46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阅读次数:13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正>《煤田地质与勘探》是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1973年创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
2018年S1期 v.46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阅读次数:16 ]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