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煤田地质

  • 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新结构研究

    韩作振;卢鹏;韩景敏;毛善君;韩瑞栋;

    分析了当前煤炭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B/S结构和C/S结构的优缺点,设计了用于煤炭资源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B/S+C/S体系结构。利用C/S结构对数据进行新增、修改和删除以及生成报表的操作;利用B/S结构实现对报表以及台帐数据的远程查询。该系统在大同矿业集团忻州窑煤矿实际运用中,提高了煤矿储量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了煤矿储量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2007年03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0 ]
  • 重庆长河碥矿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王西勃;李丹;逯雁峰;张勇;

    运用煤岩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重庆长河碥矿晚三叠世须家河组煤中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河碥矿各煤层中明显富集Pb,其平均值为29.58μg/g。长河碥矿煤中潜在的有害微量元素Be(5.9μg/g)、Cr(28.6μg/g)、Cu(34.06μg/g)、As(10.03μg/g)和Th(12.49μg/g)均较富集;稀土元素含量为59.79~287μg/g,均值为136.92μg/g,略高于中国煤中稀土元素总量均值(119.7μg/g),高于美国煤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均值(53.59μg/g)。8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异常可能是地下水淋滤作用的结果。长河碥矿煤中有害微量元素主要受控于陆源物质的供给。

    2007年03期 No.201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20 ]
  • 高分辨遥感在杭州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张微;陈汉林;李启敏;程晓敢;姚琪;

    详细探查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活断层,对于城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卫星遥感技术可在活断层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杭州地区为例,系统介绍了提取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区域的隐伏活断层信息流程和方法。结果证明,在弱活动构造地区,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活断层探测是可行的。

    2007年03期 No.201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8K]
    [阅读次数:101 ]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39 ]
  • 构造分析的数字曲面模拟技术

    刘自俭;雷宝林;

    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勘探中获得的各种原始地质信息及经过处理的探测成果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人为性。为了降低构造解释的人为性,提高构造解释的科学性,提出了数字曲面模拟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地质勘探获取的离散数据,通过曲面模拟来构建矿层底面的形态。分析了适合煤层底面曲面模拟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宁夏冯记沟南部B区四煤的研究表明,数字曲面模拟技术能够有效地分析和研究煤田构造,为煤田构造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2007年03期 18-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 ]

矿井地质

  • 基于瓦斯涌出异常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报软件开发

    陈清华;张国枢;秦汝祥;杨应迪;关维娟;

    介绍了瓦斯突出孕育过程中瓦斯涌出异常特征,结合计算机软件进行瓦斯突出预报。利用软件实现了对瓦斯浓度数据中异常信息的提取,并通过图形形式实时显示突出前夕瓦斯浓度变化趋势、幅度等异常征兆,可直观、明了地反映突出早期信号,对防治突出,减少事故,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7年03期 No.201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1 ]
  • 基于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模式识别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张子戌;刘高峰;吕闰生;张俊;

    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机理复杂,突出影响因素与突出事件之间的相关规律具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使得基于经验的传统预测方法和基于数学建模的统计预测方法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提出了采用模糊聚类分析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样本集合进行分类,建立不同程度的模糊模式,然后对待预测样本进行模糊模式识别,以此来预测待测样本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程度。实例验证表明,本法预测可靠。

    2007年03期 No.201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阅读次数:113 ]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35 ]
  • 浅埋煤层覆岩结构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黄森林;

    以神东矿区大柳塔矿井1203综采工作面为例,运用适合分析岩层断裂和垮落的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数值分析模型,进行动态数值模拟计算。其结果揭示了浅埋煤层关键层结构变形破坏规律,给出了控制关键层切落失稳的开采高度为2 m,为神东矿区的保水开采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07年03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4 ]

煤层气

  • 全国褐煤主要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预测

    郑玉柱;张新民;韩宝山;董敏涛;降文萍;张培河;

    由于我国尚未开展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及开发潜力评价,为了完善我国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成果,运用体积法计算了我国褐煤主要分布区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计算结果为13 954.65×108m3;运用损失分析方法计算了其技术可采资源量,结合“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成果,可完整地预测出我国陆上煤田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GIP)为32.86×1012m3。

    2007年03期 No.201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阅读次数:169 ]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1 ]
  • 深埋泥岩地层的最小主应力测定方法探讨

    张林;刘池洋;赵勇;楼一珊;吴增智;孙虎;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资料统计,根据泥岩地层在水力压裂垂直裂缝剖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和瞬时停泵压力的变化趋势,获得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长8层(2 100 m)和靖边地区盒8地层(3 000 m)的泥岩最小主应力,这可为油气钻采、压裂设计以及测井、地震资料解释提供参考依据。间接证据表明,利用该方法求取的泥岩地层地应力更符合实际情况。

    2007年03期 No.20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4 ]
  • 巷道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范围探讨

    韩保山;赵继展;王战锋;

    为了煤矿安全生产,许多矿建立了井下瓦斯抽放系统。为了设计瓦斯抽放最佳方案和准确预测抽放区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情况,需要进行井下瓦斯抽放数值模拟。但是,由于井下巷道的存在使模拟模型的边界条件发生了不均匀变化,要确定模拟边界就必须考虑井下巷道的影响范围问题。从数值模拟角度,利用COMET2模拟软件,针对两种不同渗透率的储层模型,通过巷道存在180 d、360 d和730 d后对煤层瓦斯含量影响情况的模拟分析,探讨了巷道对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范围,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

    2007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8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西安 咸阳地下热水氘过量参数研究

    苏艳;马致远;刘方;吴文悌;李峰;穆根胥;余娟;胡杨;贾旭兵;

    通过分析西安、咸阳地区地下热水的δ18O和δD同位素数据,研究了氘过量参数d的特征及水岩交换程度对d值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咸阳地区浅层地下热水水岩作用不明显,深层地下热水水岩交换作用显著,发生氧漂移,咸阳部分水点发生较为明显的2H交换;含水层封闭性越好,地质环境越还原,水岩作用就越强,d值就越小;氧漂移愈偏离大气降水线,d值越小,埋深愈大,滞留时间愈长,矿化度愈大,地下热水温度越高。

    2007年03期 No.201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1 ]
  • 水压致裂法测量裂隙岩体的地应力研究

    刘文剑;吴湘滨;王东;

    通过对水压致裂法形成的钻孔印模分析,运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纵向和横向裂隙岩体地应力大小及其误差。首先确定大地、裂隙和钻孔坐标系,根据印模曲线确定裂隙方位;然后用Taylor公式和最小二乘法迭代算法,计算应力分量;最后计算出主应力大小及其误差。将此方法应用于雪峰山隧址区ZK6钻孔的地应力场计算,得出其最大水平应力为13 MPa,方位113°左右,这与地质构造法实测的应力场相吻合,说明这一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2007年03期 No.201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8 ]
  • 粘土的杨氏模量试验研究

    李建中;何盛;徐力生;

    三轴试验被应用于评定未扰动和重塑Kitan粘土的弹性性质。Kitan粘土的杨氏模量分别在最初加载、蠕变后,小的周期加载和滞回圈时测定。为了测定在应变小于0.01%时的准确性,试验采用局部位移测量传感器(LDT)。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应力水平条件下,未扰动Kitan粘土的杨氏模量大于重塑土;对于同一种粘土,在应变率大的情况下,它的杨氏模量同样大;在应变小于0.01%时,未扰动Kitan粘土呈线弹性。

    2007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4 ]
  • 焦作矿区防止突水淹井事故的对策

    刘白宙;

    通过分析焦作矿区17次突水淹井事故原因,提出了强化领导、严格管理、加强基础地质工作、合理留设防水煤柱、加强断层探测、完善防排水设施、选择合理的防治水措施等对策,使焦作矿区21a来未发生突水淹井事故。这些措施对类似矿区的防治水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年03期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0 ]
  • 不同充填度岩石分形节理抗剪强度的数值模拟

    徐磊;任青文;

    在对岩石节理进行分形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岩石分形充填节理直剪试验数值分析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充填度与岩石分形充填节理抗剪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充填度的增大,分形节理抗剪强度总体上呈非线性减小。当充填度小于1时,随着充填度的增大,分形节理抗剪强度迅速减小,节理抗剪强度受节理表面形态、充填物力学性质以及壁岩力学性质的共同影响;当充填度大于1时,节理抗剪强度主要受充填物力学性质的控制,强度参数接近于节理充填物的强度参数。

    2007年03期 No.201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9 ]
  • 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力分析

    徐燕;佴磊;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结合岩土体结构特征,应用接触单元模拟桩土之间的不连续面,分别对单桩传统静载加载方式和自平衡加载方式进行数值模拟。自平衡加载方式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自平衡测试结果吻合较好,说明选取的模型和参数比较合理。进而采用此模型和参数,对传统静载加载方式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桩上部荷载传递过程中桩及桩周岩土体应力及位移,求出各单元的应力应变,确定出桩侧法向应力,结合桩土之间摩擦试验的参数,根据莫尔-库仑理论求出桩侧摩阻力。最后将有限元数值模拟和自平衡实测侧摩阻力值进行对比,验证了在选用合理的模型和物理力学参数的基础上,有限元计算的侧摩阻力值和实测值较吻合,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获得的单桩侧摩阻力值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和实用性。

    2007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1 ]
  • 考虑损伤门槛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宋飞;赵法锁;

    在统计损伤理论的基础上,从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一般性公式出发,考虑到岩石的受力状态,提出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应考虑损伤门槛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损伤门槛的统计损伤本构方程。以石膏角砾岩的常规三轴试验结果作为实例,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考虑损伤门槛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是更加合理的。

    2007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5 ]
  • 基于SVM的煤岩破裂与失稳预测模型

    刘叶玲;张海燕;来兴平;

    煤岩破裂与失稳的定量化实验是准确预测预报采空区动力学灾害的基础研究。基于采空区上覆煤岩破裂与动力学失稳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煤岩破裂的不同阶段进行预测,找出大尺度采空区煤岩介质断裂与突然失稳的应力-位移-声发射“预警值(区)”,对开采中诱发动力灾害的危险源辨识及预警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为工程现场准确、及时预报采空区煤岩断裂失稳规律提供了有效依据。

    2007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7 ]

综合信息

煤田物探

  • 瞬变电磁法小发射回线探测装置及其应用

    阴建康;闫述;陈明生;

    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与观测时间有关。发射回线的尺寸主要是使信号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满足接收机灵敏度和信噪比的要求。当对小发射回线装置供以大电流时,同样可以得到和大发射回线相当的信号强度。大发射回线施工中的边缘效应是目前影响探测精度的原因之一,小发射回线装置避免了这个缺陷。云南、湖南和邢台等地的实际探测结果表明,小发射回线装置最大探测深度达800 m,资料解释结果与工程中的揭露、钻孔资料及地质资料一致。

    2007年03期 No.201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546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50 ]
  •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

    江玉乐;张朝霞;周清强;

    高密度电阻率法是以岩、矿石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场的参数变化获得电性局部差异,从而认识被测目标的一种勘探手段。阐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测定覆盖层厚度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其数据的处理分析过程,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测定覆盖层的厚度具有较好效果,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测试简便等优点,因此其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2007年03期 No.201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22 ]
  • 基于不同测井曲线参数集的支持向量机岩性识别对比

    李新虎;

    对测井曲线提取的不同参数值,进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岩性识别对比,找出适合于岩性识别的测井参数集。利用取心段岩心和测井资料,依据M-N值法、曲线重叠法和测井曲线特征值法等3种常用的岩性识别方法,提取能够用于岩性识别的测井曲线参数值,再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岩性识别,将识别结果进行对比,按照误差最小原则,找出适合于岩性识别的测井参数集。结果显示,M-N值法、曲线重叠法和测井曲线特征值法3种不同的测井参数集在岩性识别时,测井曲线特征值法和重叠法误差最小,可优先作为识别的基础数据。

    2007年03期 75-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K]
    [阅读次数:87 ] |[下载次数:654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30 ]

探矿工程

  • 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与发展

    邵养涛;姚爱国;张明光;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需要了解的井下信息越来越多,泥浆脉冲随钻信息传输难以满足智能化钻井要求。钻井液气体较多时泥浆脉冲方法也难以应用,而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作为一种替代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概述了电磁波发射传输的基本方式,对比分析了螺线管发射、环形线圈偶合与直接偶合方法的特点。同时,简介了国外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发展史、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2007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阅读次数:118 ] |[下载次数:778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