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发展中的中国煤田地质学

    张鹏飞 ,邵龙义 ,曹代勇 ,肖文钊 ,钟玲文 ,赵峰华 ,王延斌 ,靳秀良 ,陈明生 ,李玉林 ,潘振武

    中国的煤和煤田地质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地质问题。煤炭是中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本文概要评述了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学科的显著进展 ,认为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 ,引入新理论、新方法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 ,强化与其他一些地学分支的交叉和渗透 ,今后将更突出研究煤的地球化学、支撑洁净煤技术和煤基材料利用技术的地质基础、煤层气 ,和高产、高效、安全开采煤炭生产的地质保障体系

    2003年06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阅读次数:139 ]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30 ]
  • 榆神府煤矿区地质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杨宏科,范立民

    通过分析各种地理、地质背景和条件参数、各地质环境因素之间的联系 ,以及在对它们作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提出了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 ,其评价结果正确、可靠。

    2003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70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27 ]
  • 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刘景彦,林畅松,肖建新

    以露头和测井资料为基础 ,建立了库车坳陷古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划分出 5个三级层序和 2 4个四级层序。四级层序内识别出冲积扇 /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下切水道、滨浅湖、干盐湖、泻湖 -海湾、半深湖浊流 -重力流等多种沉积体系。通过层序 -体系域对比 ,将区内的三级层序划分为 6种沉积构成类型 ,总结了每种类型在前陆盆地中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2003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27 ]
  • 东营凹陷永554古近系沙四段沟道浊积岩相模式

    袁静,徐根旺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 ,通过薄片鉴定、粒度分析等测试手段 ,综合地质、物探和测井资料 ,对东营凹陷永 5 5 4井区古近系沙四段砂砾岩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砂砾岩体是在东营凹陷东北边缘陡坡带控盆断层及其派生的次级小断层的控制下 ,在与凹陷长轴近于平行的断槽中形成的深水沟道浊积岩。该沉积体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 ,碎屑物质以递变悬浮搬运为主 ,沉积构造具有典型的重力流成因特征。建立了沟道浊积岩退积型相模式 ,分析了该沟道浊积岩体的储集性能及成因 ,并对下一步油气勘探提出建议

    2003年06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阅读次数:54 ]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1 ]
  • 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在含煤地层沉积旋回研究中的应用

    李凤杰,王多云,郑希民,刘自亮,王峰,王志坤,李树同

    利用频谱分析法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安组延二段为例 ,对发育泥炭沼泽河流体系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分析 ,得出地层中保存着厚度稳定的地层旋回 ,其厚度比值与米兰科维奇旋回比值之间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 ,可以认为 :米兰科维奇旋回是影响本区地层沉积旋回发育的主要因素 ;古气候周期性变迁决定着大面积沼泽化的曲流河—网状河流体系中高频沉积旋回的发生、发展和定格。其中偏心率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为 8 72~ 11 2 9m ;地轴倾角周期和岁差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分别为 2 5 4~ 4 3m和 1 2 3~ 1 91m。本区含煤层和碳质泥岩地层旋回厚度约 10m ,其发育受控于时间为 12 3ka的偏心率周期。自然伽马曲线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 ,很好地反映了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地层旋回。

    2003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834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72 ]
  • 煤体脆—韧性变形微观识别标志

    苏现波,谢洪波,华四良

    以煤体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为主 ,结合手标本和井下宏观观测 ,以华北西部部分矿区的主要煤层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煤体的脆 -韧性变形标志 ,发现煤体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先后经历了脆性、脆—韧性和韧性变形阶段。脆性变形阶段以煤体破裂为主要特征 ,初期以格里菲斯裂隙为主 ,后期以剪性裂隙为主 ,偶尔见张性裂隙。处于脆 -韧性变形阶段的煤体脆性和韧性变形的标志共存。典型韧性变形主要集中在糜棱煤中。岩石中发现的韧性变形标志在煤体中 ,除了重结晶现象 ,几乎都存在。

    2003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阅读次数:87 ]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6 ]
  • 浅埋煤层厚沙土层顶板关键块动态载荷分布规律

    黄庆享

    通过动态载荷传递相似模拟实验方法 ,对浅埋煤层顶板厚沙土层的采动破坏机理及对顶板关键块的载荷传递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顶板关键块上的动态载荷分布规律 ,为揭示载荷传递机理和建立顶板动态结构理论奠定了基础

    2003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阅读次数:113 ]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50 ]
  • 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性特征

    郭晓波,张时音

    通过对内蒙古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量、含气质量、含气饱和度等含气性要素的分析 ,研究了该区煤层气的含气性特征。结果表明 ,二道岭矿区煤层含气量高 ,甲烷浓度高 ,含气饱和度高 ,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2003年06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8 ]
  • 海拉尔盆地煤层气资源评价及潜力分析

    卢双舫,申家年,王振平,李椿

    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 ,评价和预测了海拉尔盆地煤层的发育和分布 ,结合煤层含气量参数 ,预测了盆地内的煤层气资源前景。结果表明 ,海拉尔盆地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 10 .79× 10 11m3 ,其中呼和湖凹陷约为 7.4 3× 10 11m3 ,这远远超过了前人对整个东北区煤层气资源的评价。这表明 ,如果考虑煤层有一定埋深的含油气盆地 ,东北区的煤层气资源潜力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与美国已进行过成功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含煤盆地对比表明 ,海拉尔盆地 ,尤其是呼和湖凹陷的煤层气潜力值得重视。

    2003年06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38 ]
  • 陷落柱的探查与综合治理实践

    张连福,龚世龙

    介绍了桃园煤矿井下所见陷落柱的出露特征。为指导巷道施工 ,消除水患威胁 ,采取了综合勘探方法查明陷落柱的范围、高度、导水性等情况 ,并阐述了注浆加固综合治理陷落柱的方法。

    2003年06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9 ]
  • 鱼简河水库坝基岩体模量研究

    王亮清,唐辉明,刘贵应,尹红梅

    岩体变形模量的确定是岩石力学界研究的难点问题。贵州省鱼简河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 ,该工程大坝坝型为拱坝 ,坝基岩体变形模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其坝体结构设计。本文在坝基岩体分组的基础上 ,利用Monte -Carlo模拟技术 ,采用RMR法与岩体损伤的分形模型对岩体变形模量进行估算 ,最后结合原位试验和工程地质类比给出岩体参数建议值 ,为坝体设计提供合理的计算参数。

    2003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0 ]
  • 井壁破坏注浆治理中的浆液孔隙压强模型

    葛晓光,钱家忠,汪家权,傅文学

    了解浆液流动特性 ,掌握浆液压强分布规律 ,是保证井壁破坏注浆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浆液孔隙压强方程可以通过将渗流连续性方程和Bingham流体运动方程联立获得。在实用中 ,还可以对孔隙含水层中的稀水泥浆液运动条件作简化处理 ,得到考虑含水层纵向扩展的浆液孔隙压强基本方程。实际工程应用表明 ,这种模型能揭示出井筒及其附近的浆液压强特点。

    2003年06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4 ]
  • 圆形工作井的土反力分布特征研究

    宋金良,龚晓南,徐日庆

    以一个加劲水泥土圆形工作井的设计实例为基础模型 ,考虑到加劲水泥土宏观上显示出的正交各向异性 ,应用正交各向异性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技术 ,对因顶推力引起的土反力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土反力分布呈“扁圆形草帽”形态 ,具体分布特征及分布范围主要受工作井结构各向刚度与土层刚度等因素控制。土反力分布与其影响因素间关系的规律结论对工作井的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3年06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0 ]
  • 注浆法在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张志沛,王红

    根据我国近十年的工程实践 ,总结了高等级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治理的机理和施工技术 ,以及治理的标准、采空区注浆治理的范围、质量检测等基本内容。分析与评价了煤矿采空区地面注浆技术的特点 ,提出了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注浆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治理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03年06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8 ]
  • 根据测井数据评价煤层构造岩顶板抗压强度

    王志荣,谢清莲

    河南登封煤田郜城井田二1煤层顶板为滑动构造形成的构造岩。通过对构造岩顶板测井曲线与其抗压强度指标关系的研究 ,明确指出 ,利用测井技术可以探测软弱岩体的力学性质

    2003年06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阅读次数:152 ]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6 ]
  • 去除探地雷达信号直达波的小波变换方法

    陈文超,汪文秉,赵荣椿,石显鑫

    简单介绍了二维连续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详细分析了二维连续有向小波变换去除直达波的基本原理 ,对比了二维Cauchy小波及Morlet小波函数的性质 ,进而讨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小波函数的选择问题。通过实际工程探地雷达资料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3年06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11 ]
  • 时频分析在实测瞬态瑞雷波相速度提取中的应用

    胡建平,包乾宗,陈亚东,汪文秉

    时频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的数学分支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极为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瑞雷波的频散特性和传统的参数提取方法的缺陷 ,然后 ,利用时频分析的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表明 ,应用时频分析方法可以提高瑞雷波速提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03年06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5 ]
  • 矿井电法探测突水陷落柱在任楼煤矿的应用

    张乃宏,李定鹏

    井下工作面侧帮超前探测技术是矿井直流电阻率探测新技术之一。本文阐述了该技术基本探测原理及其在陷落柱突水前探测采煤工作面内部陷落柱的应用。结果表明 ,该技术能探测含水导水陷落柱位置及其富水性 ,从而预防陷落柱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 ,为煤矿井下防治水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3年06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4 ]
  • 风动冲击器活塞冲击末速度的有限元研究

    詹军,殷琨,于清杨,曾建华

    风动冲击器活塞的冲击末速度决定了冲击器的工作性能。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活塞分析的有限元模型 ,对不同冲击末速度下活塞的应力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活塞最大应力随冲击末速度增大而增大 ,但变化为非线性 ,设计和使用中应严格控制冲击末速度的结论。

    2003年06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6 ]
  • 黄陇煤田应用金刚石钻进的问题

    张晓宏

    分析了黄陇煤田大佛寺井田金刚石单管和双管取心及绳索取心钻井技术应用效果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展望了黄陇煤田发展金刚石绳索取心工艺技术。

    2003年06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3 ]
  • 卵砾层中的非开挖铺管技术

    陈劲,胡郁乐,乌效鸣,阎禄,马贝卡

    导向孔的施工是非开挖施工的关键 ,它决定着非开挖的成功与否。通过在长沙市繁华路段复杂地下管网、管线的非开挖施工 ,本文探讨了在复杂地层 (卵砾层 )导向孔的施工工艺。同时 ,在地层稳定的条件下 ,用人工扩大了钻孔 ,形成了微断面隧道 ,为微断面隧道在非开挖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思路。

    2003年06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阅读次数:58 ]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6 ]
  •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第31卷)总目次

    2003年06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阅读次数:36 ]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