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国家庄井田断裂构造的分形评价

    江东,王建华,陈佩佩,孙亚军,郑世书

    论述了应用分形理论对断裂构造进行定量评价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以山东国家庄煤矿为例,对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做了详细说明,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表明,分形统计具有内涵丰富、准确合理且易于用计算机实现的优点。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40 ]
  • 太原东山煤矿750下山带压开采研究

    李振拴

    在介绍东山矿区地质、水文地质及开采条件的基础上,论述了本矿区15号煤层的带压开采条件,通过详细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15号煤层隔水层底板厚度的变化规律,对煤矿的带压开采区划分了3个带,并提出了带压开采建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阅读次数:101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3 ]
  • 烟煤的宏观煤岩分类系统研究

    张群,潘治贵

    烟煤的宏观煤岩分类是煤岩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本文建立了烟煤按煤岩成分—宏观煤岩类型进行两级划分的宏观煤岩分类系统,提出了划分宏观煤岩类型的定性和定量指标,制定了宏观煤岩类型的分类方案,规定了描述方法、内容和要求。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6 ]
  • 煤岩学在炼焦配煤中的应用研究

    戴才胜,金奎励

    通过10kg小焦炉结焦性实验,对煤岩参数与煤的结焦性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炼焦配煤的煤岩参数及ΣI—Rr,m—Rr直方图配煤法。结果表明,当单种煤的惰性组分含量ΣI=20%~35%、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Rr,m=1.15%~1.35%时,煤具有良好的结焦性。北京焦化厂用ΣI—Rr,m—Rr直方图配煤法指导炼焦配煤,提高了焦炭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3 ]
  • 东滩煤矿四采区3_上A煤赋存规律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通过对东滩煤矿3上A煤赋存规律的研究,分析了3上A煤对矿井采掘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 煤层气试井设计方法

    唐书恒

    注入压降试井可以获取煤层气储层的重要参数。注入的压力、排量以及注入和压降段的时间是关系到试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用实例说明了如何进行煤层气井的注入压降试井设计。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9 ]
  • 晶形、杂质及温度对金刚石强度的影响

    马克新,章易程,张可

    简述了影响人造金刚石抗压强度的多种因素,针对晶形、杂质及温度对金刚石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为金刚石及其制品的生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 ]
  • 瞬变电磁勘探中早期信号的检测方法研究

    李创社,李实,宋建平,唐天同

    瞬变电磁法实时检测早期信号要求瞬变电磁仪具有很快的时间响应,这就需对仪器设计提出很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采样原理结合软件编程处理进行早期信号检测的实用方法,模拟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22 ]
  • 煤矿三维地震资料振幅切片解释及应用前景

    程建远,程云,田胜荣,王顺祥,管辉,张时元,张广忠

    鉴于三维地震资料常规解释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利用人机联作工作站生成煤层波振幅切片的方法及其解释技术,并以实例展示了该技术在煤田三维地震小构造解释中的独特效果及应用前景。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阅读次数:141 ]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8 ]
  • 煤中硒的研究现状

    张军营,任德贻,许德伟,赵峰华

    中国煤中硒平均含量高于美国煤和世界煤。中国燃烧型硒污染比较严重。本文总结了煤中硒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成因、迁移转化和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61 ]
  • 小隙(b<3 mm)单一流径基岩水平均流速的实验研究

    钱家忠,赵卫东,刘咏,孙峰根

    根据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小隙单一流径基岩水的平均流速;对平均流速与水力坡度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建立了回归方程;为验证基岩水壁间运动的平均流速方程提供了的新的实验根据,解决了基岩水壁间运动理论的适用范围问题。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19 ]
  • 非线性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遗传算法

    魏加华,张建立

    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常采用最优化方法和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计算繁琐,而且很难保证得到的解全局最优。本文给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水污染控制系统规划的遗传算法(GA),应用GA一次性求出污水系统规划最佳方案,比常规的方法更为简洁,而且能够保证得到的解全局最优。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20 ]
  • 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刘桂建,杨萍月

    在大量化验测试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唐口区煤中微量元素在平面上的变化特征和在不同煤中或同一煤层在垂向上的变化规律,并初步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粒度和不同密度煤中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煤中微量元素富集的原因,为今后煤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9 ]
  • 有限变形应变与裂隙网络渗透系数耦合模型

    李玉林,陈至达,虎维岳,李竞生

    根据有限变形力学理论,编制了弹性均质岩层在采矿影响下位移和应变的有限元计算程序,并根据岩层位移可改变裂隙宽度,进而引起裂隙渗透系数变化的思路,实现了有限变形应变与裂隙网络渗透系数的耦合分析,并就一个采矿引起顶板岩层裂隙渗透系数变化的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纵向裂隙的渗透系数增大约4倍,而在不考虑顶板岩层离层的情况下,横向裂隙的渗透系数减少约4倍。可见顶板岩层的变形对裂隙网络的渗透系数有显著的影响。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阅读次数:126 ]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17 ]
  • 电偶源瞬变电磁测深研究(二)——瞬变电磁场的求解方法

    陈明生

    主要指出了瞬变电磁场求解的几种方法,重点阐述频率域的方法,也就是利用已有的频率域的解,通过傅里叶变换或拉普拉斯变换的逆变换求得时间域的瞬态解。

    1999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45 ]
  • 煤中氟化物的测量及分布规律初探

    刘建忠,姚强,曹欣玉,岑可法

    采用高温碱熔—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量煤中氟化物浓度,并对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常用的几类煤中氟的分布规律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准确度较高,误差小,测量方便快速,实用性强,可作为煤中氟含量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测量结果对煤种的筛选及消除煤中氟污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99年02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40 ]
  • 浦溪井田地质构造与煤层赋存规律

    严华平

    详细阐述了浦溪井田地质构造特征与煤层赋存规律,特别是厚煤带的空间展布形式,为矿井生产提供了依据。

    1999年02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3 ]
  • 潞安矿区奥陶系岩溶水化学成分的成因

    王家兵

    潞安矿区奥陶系岩溶水由于埋藏深,水交替缓慢,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复杂。本文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深部岩溶含水层中水—岩作用机理和水化学成分的成因。

    1999年02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11 ]
  • 太平煤矿深厚土层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性质

    依据对太平煤矿3号煤区深厚土层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测及室内外实验结果,分析了主要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对3号煤开采的影响,对矿区防水煤岩柱留设高度进行了合理确定。

    1999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6 ]
  • 瞬变电磁法探测地下洞体的有效性

    阎述,傅君眉,李正斌

    瞬变电磁法对于施工区地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效率较高。选用适当的装置可将瞬变电磁法应用于地下洞体的探测,其数据处理解释是采用全期定义将实测瞬变衰减曲线转换为视电阻率—深度曲线,根据地下洞体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分析等视电阻率曲线的形态来确定洞体的存在。此方法已通过多次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在1993、1997年两次北京门头沟区老窑勘查工程中由瞬变电磁法圈定出的老窑经钻孔验证成功率达80%,证明了该方法探测地下洞体的有效性。

    1999年02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6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