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培河,靳秀良,孟召平,赵存明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影响煤层气开发的各种地质条件出发,对矿区进行了综合地质评价,寻找出有利于煤层气开发的区域。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阅读次数:168 ]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0 ] - 倪宏革
对黄淮矿区古风化壳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简易分带,重点研究了开采煤上方风化带的工程地质特性,探讨了临界风化带开采缩小防水煤柱的机理。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6 ] - 赵海舟
利用核磁共振和顺磁共振谱对等变质系列的腐泥煤和腐殖煤进行了对比研究,两种谱图清楚地表现出两个变质系列各煤阶的峰形和峰值都有明显的区别。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5 ] - 王安民
按矿井建设、生产进展阶段和各阶段需要查明的地质异常体的规模和精度,将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系统划分为4个子系统,即建井采区设计精细勘探子系统、采区(盘区)内勘探子系统、综采工作面内探查子系统和巷道掘进前方与侧帮探查子系统以及完成各子系统探测任务相应的配套技术方法组合;认为将高产高效矿井综采工作面采前勘探以行业法规或规程加以规范是必要的。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4 ] - 郑永胜,王莹
将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应用于水文地质分区识别中,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计算快速、识别准确的实测信息数据评价分析方法。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4 ] - 姚磊华,张壮路,王晓明
介绍了地下水模拟信息系统软件(CCRI—GWMIS1.0)设计思路。该软件运行于中文WINDOWS95中,具有数据输入、自动剖分、Kriging插值等前处理功能,可以进行二维潜水和承压水、三维潜水和承压水数学模型的有限元模拟,有限元计算结果可以直接用DXF格式文件表达,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2 ] - 施龙青,娄华群
分析了肥城煤田下组煤开采时隔水底板岩层阻水能力的影响因素,认为底板隔水层岩性的不均匀性、煤田内的重力滑动构造、矿压作用及承压水的作用是削弱该煤田隔水底板阻水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9 ] - 董守华,刘兆国,杨文强,倪新辉
自组织Kohonen网络是一种学习速度很快的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分类、聚类、解释等问题。本文依据奥灰岩地震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提取时间域最大互相关系数、分形关联维、频率域主频、频带宽度和主频带能量共5个参数,利用自组织(Self-Organizing)Kohonen人工神经网络横向预测含水裂隙发育带。试算结果表明,方法可行,可望成为预测奥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的一种有效方法。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 崔迎春,李砚藻,张云
针对阳泉五矿西北、东北采区复杂地层的特点,采用以人工钠土、广谱抑制剂和801堵漏剂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泥浆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在该区钻探中所遇到的坍塌、掉块、漏失、缩径、卡埋钻等问题。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阅读次数:102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李杰彬
借助均匀导电全空间中垂直偶极产生的电场表达式,导出通讯性能参数与通讯距离的关系式,再依据使用要求(如额定穿透距离、轻便、本安防爆等),以关系式为基础选定和估算出MT—1的各项技术指标。对实际的层状地层,当电磁波顺(煤、岩)层传播时,由于波导效应,通讯距离会比设计值大;当垂直岩层通讯时,采用能延长的水平偶极距收发和低阻发射抽头增强发射电流可增加通讯距离。这一点在工业性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王根发,黄凤鸣,黄乃和,温显端,陶继文
合山煤田煤层的成因问题一直存有争议。通过露头层序地层分析将该区煤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产在台地低水位楔状体内,另一种产在海进体系域中。前者厚度大,结构较简单,煤质较好,为近海湖泊淤浅成煤;后者厚度小,结构复杂,煤质差,为滨海潮上带成煤。其独特的碳酸盐岩型含煤是由于缺乏陆源碎屑供应等所致。
1998年02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阅读次数:127 ]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1 ] - 冯新斌,洪业汤,倪建宇,周斌,王羽
对贵州省六枝、水城、盘县和贵阳等4大煤田煤中汞的研究表明:煤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552μg/g;煤中汞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硅酸盐矿物相中汞的分布量很少;贵州燃煤引起的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
1998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阅读次数:183 ]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140 ] - 刘钦甫,杨晓杰,丁述理
利用富里酸、胡敏酸和盐酸与天然矿物——长石、蒙脱石和云母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探讨矿物溶解及高岭石形成机理。实验表明富里酸对这些矿物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其原因是由于形成了具有较大溶解度和活动性的有机硅和有机铝复合体。在中性—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有机硅复合体的形成,酸性条件下有利于有机铝复合体的形成。在富里酸作用下,蒙脱石和云母分别在4个月和8个月有少量转化成高岭石,说明层状硅酸盐矿物比架状硅酸盐矿物更易于向高岭石转化。有机硅和六次配位的有机铝复合体在高岭石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1998年0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13 ] - 熊存卫
描述了延安组鲎虫TriopshanshanensisChen,T.bashuensisDuan和T.sp.1三个种,讨论了延安地区“延安组”鲎虫的古环境。
1998年02期 12-14+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4 ] - 秦勇,桑树勋,刘焕杰,范炳恒,韦重韬
煤层的生气条件主要通过有效阶段生气量来影响煤层气的富集。有效阶段生气量取决于有效生气阶段的起止煤级和煤中原始有机质的丰度及其组成。本文给出了估算有效阶段生气量的基本公式,重点讨论了煤中原始有机质的丰度和组成的恢复方法,并以沁水盆地南部主要矿区3号和15号煤层为例,对有效阶段生气量进行了估算。
1998年02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26 ] - 郭武楣,吴玉秀
宁武煤田由于印支、燕山运动的改造,不同构造部位煤层所受构造应力强弱有别,被改造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影响煤层气赋存的主导因素也有显著的差异。
1998年02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5 ] - 张井,韩宝平,唐家祥,冯启言
使用9310型微孔结构分析仪,对煤和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孔隙特征作了系统研究,取得下列结论:煤的孔隙发育主要受煤的变质程度、煤岩组分及成煤植物和后期构造破坏等因素的综合控制;碎屑岩的孔隙发育主要受岩石粒度和充填胶结程度控制;灰岩孔隙发育特征主要受溶蚀作用强度控制。
1998年02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7 ] - 赵志根
利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建立了淮南谢二矿-450m水平不同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与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破碎程度的回归分析模型,表明在同一地质单元同水平条件下,煤层厚度越大,结构越破碎,其相对瓦斯涌出量越大
1998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5 ] - 宋金良
提出了岩溶地下水系统“调蓄功能”及“调蓄年限”等概念,并结合实例运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调蓄年限”进行了分析确定,并简要分析了“调蓄功能”的形成机制
1998年02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阅读次数:119 ]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4 ] - 靳德武
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应以矿井为中心,充分利用矿区自勘探建井以来形成的第一手水文地质资料,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新的勘探手段查清关键性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矿井充水条件
1998年02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28 ] - 潘和平,黄智辉
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煤层气含量与煤质参数、测井曲线值之间的回归方程,经F检验回归方程有效,但回归方程估算的煤层含气量与煤样解吸测定的含气量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利用BP神经网络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实例表明预测精度较高。
1998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44 ] - 李锦飞,李人厚,王文德
通过观测波场空间三个分量,采用解析信号的方法,给出了复地震信号与波场瞬时极化特征参数的关系,设计了相应的极化滤波器,在计算机仿真研究和对实测信号的处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998年02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