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

    张运东,李宝芳,张惠良

    运用地表露头、测井曲线和岩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将侏罗系划分为3个一级层序、7个二级层序、13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由退积的准层序组成,高位体系域由进积的准层序组成,由退积作用向进积作用的转换过程形成了加积的准层序组,低位体系域在本区不发育。研究发现,同一沉积体系在不同体系域内相序不同,三角洲沉积体系在高位体系域内是正常相序,而在湖侵体系域内是“顶底倒置”的相序。稳定的厚煤层在湖侵体系域内比高位体系域内更为发育。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5 ]
  • 松辽东缘新立城盆地的充填与层序发育

    程日辉,刘招君,徐勇

    松辽东缘新立城盆地沙河子组(J3sh)的盆地充填特征展示了一个水进-水退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层序,包括湖盆层序和冲积层序(流域盆地层序)。湖盆层序属于新立城断陷盆地的发育早期,冲积层序属于新立城盆地的发育晚期。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层序发育正是松辽盆地断陷阶段盆地动力学机制的沉积、地层响应。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3 ]
  • 利用氡射气探测陷落柱初探

    秦鹏

    利用氡射气探测陷落柱初探秦鹏(峰峰矿务局羊渠河矿技术科邯郸056201)关键词氡射气测量陷落柱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23.5作者简介秦鹏男25岁学士助理工程师煤田地质勘探1引言陷落柱一直是煤矿开采的一大隐患。目前对陷落柱的探测方法已有多种,如电...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9 ]
  • 水压在底板突水中的力学作用

    高延法,于永辛,牛学良

    分析了水与水压在底板突水中的力学作用,即水对岩石的软化作用;水压对裂隙介质岩体的力学作用;水压在断层中的水楔作用;突水过程中水流的冲刷扩径作用和水压对突水的动力作用。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阅读次数:128 ]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82 ]
  • 从神木煤田2-2)煤层煤岩特征看泥炭沼泽演化

    周春光,杨起,康西栋

    在研究神木煤田2-2煤层煤岩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三种泥炭沼泽类型,即开阔水体草本沼泽、陆地森林沼泽和潮湿森林沼泽。泥炭沼泽由三角洲平原上的浅水湖泊演化而来并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成煤植物早期以草本为主,中期和后期以木本为主。森林火灾和洪泛事件在中期最为频繁。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5 ]
  • 煤岩单组分分离及其影响因素

    罗俊文,陈翠菊

    采用密度分离技术成功地对3个系列不同煤化程度的19个煤层煤样进行了单组分分离。通过实验认为,煤岩单组分在煤中的赋存特征和煤的煤化程度是影响单组分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阅读次数:114 ]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17 ]
  • 用地理信息系统预测煤矿底板突水——以峰峰二矿小青煤采区为例

    孙苏南,曹中初,郑世书

    介绍了应用GIS技术进行煤矿底板突水预测的方法和步骤,建立了峰峰二矿小青煤开采底板突水模式,并利用分区阈值对其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分区和预报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44 ]
  • 煤矿采空区场地建筑适宜性工程地质研究方法

    马金荣,彭向峰,丁陈建

    简述了煤矿采空区场地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查明采空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现场勘察和室内模拟研究方法。并结合采空区活化特点,对采空区场地建筑适宜性作了分析;提出了地基处理和建筑物防护措施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4 ]
  • 对大瑶山推覆构造的认识

    陈炳秀

    根据地质构造、沉积特征、煤层分布、卫星照片分析以及物探资料,提出了大瑶山地质体是外来席体的新论点,并对推覆席体、主滑面、原地系统进行了分析描述,探讨了推覆体形成的机制和时间,预测大瑶山下赋存有含煤地层和煤矿产,且埋深不大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量化预测与评价中的应用

    张孝文,王绳祖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矿井地质条件量化预测与综合评价研究中,建立了地质条件量化预测处理系统,把传统地质预测方法与有限元理论、计算机模拟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开采地质条件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量化预测和分析结果的快速、直观表达开辟了新途径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5 ]
  • 预挖孔法改进高压旋喷注浆地基处理工艺

    朱明诚,王新

    提出了在新建地基工程中采用预挖孔法改进高压旋喷注浆施工的技术方案;探讨了其适用的地质条件;并推导出有关该工艺施工参数的计算方法;对施工质量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 ]
  • 水平钻孔中电阻率法测煤厚的原理及正演模拟

    韩德品

    论述了顺煤层水平钻孔中电阻率法探测煤层厚度的方法原理,使用线性数字滤波法对不同地电类型做了正演模拟。结果表明,电阻率曲线对煤厚变化反映明显,能探测厚度大于0.8m的煤层。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4 ]
  • 瞬态瑞雷波探测信号模型及其相速度的校正

    李正斌,潘秋明

    在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将瑞雷波探测的A道信号作为一网络的输入,B道信号作为其输出,给出A、B两道的最一般信号模型,解释了目前瞬态法信号计算相速度及其频散曲线与稳态信号相速度及其频散曲线差异的实质。提出了瞬态瑞雷波相速度的改进算法。结果表明,校正后的相速度有明显的降低,其频散曲线的分辨率有所提高。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3 ]
  • 四脚钻塔拆装工艺的新突破和机装可逆式钻塔

    周幼宗,曹宝珍

    打破传统的自下而上安装钻塔的方法(顺装法),采用自上而下的安装法(逆装法)构想,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钻塔拆装机和一种机装可逆式钻塔,既保持了四脚钻塔的优点,又解决了高空拆装作业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煤岩煤质资料分析

    代世锋,任德贻,唐跃刚,侯慧敏,艾天杰,张建华,刘须强

    以内蒙古自治区乌达矿区为例,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煤岩煤质资料分析中应用的可能性、基本原理、方法、优势及其展望。在分析中使用了该系统的软件和dBASEⅣ,以科学的、系统的方式连接各类地质资料,从而提供了一种利用这些信息的简单方便的方法。

    1996年06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2 ]
  • 我国煤炭资源现状及其合理开发利用

    薛庆远

    依据全国第三轮煤炭资源远景调查及统计预测成果,从整体上对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状况、勘查研究程度、生产开发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并就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制定能源政策、布局煤田勘探、煤炭工业建设和煤炭生产、保护矿区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1996年06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851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32 ]
  • 区域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型研究

    戴振学,郝旗胜

    在分析晋、陕、蒙接壤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运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与非线性规划相结合,识别了模型的水文地质参数;根据能源基地内的工业布局及用水需求,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最优分配模型;利用响应矩阵法求得了本区地下水最优方案。最后对最优化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证实了最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1996年06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6 ]
  • 大同侏罗纪煤层槽波频散特性及振幅特征

    宋玉平,刘天放,陈德行,金奎励

    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大同侏罗纪煤田的15个煤层进行频散和振幅分布模拟:夹矸大于0.2m时,对频散和振幅分布有影响;对地质非对称模型,最大振幅偏离煤层中心。

    1996年06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