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京红
用高压旋喷技术处理灌注缺陷桩李京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710054)关键词补强灌浆,灌注桩,旋转喷射桩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TD265.461引言在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出现断桩或有缺陷等情况。本文介绍一种利用高压旋喷...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陈学敏
贵州中部为高变质贫煤、无烟煤类,东西两侧为炼焦用煤。煤的挥发分在剖面上向下逐步变低,符合希尔特定律。据煤系上覆地层厚度推算,本区煤变质只能达到气肥煤至贫煤阶段。贵州在燕山期沿北东和北西两组深大断裂有强烈的岩浆活动,从而使本区叠加了岩浆热变质作用。贵州煤变质是多种变质类型综合作用的结果。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35 ] - 叶卫鸿
介绍低温灰分仪的原理、结构、主要技术性能及测试实例。其测试结果与高温灰化相比,煤中矿物质除石膏变为烧石膏外,其它矿物质仍然保持原貌,其成本低,精度高,操作简便。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阅读次数:58 ]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1 ] - 高文华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层次下各权重的确定方法──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法。在临涣井田实际应用表明,由该方法所求得的理论权重与实际十分吻合。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6 ] - 雷贵忠
介绍了利用单片机技术进行矿井无缆测井仪的设计、系统功能的控制及单片机在探管和同步机中的扩展技术、主要技术参数的实现、智能控制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等。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陈世悦,刘焕杰
从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系标准剖面入手,探讨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方法在含煤地层格架研究中的应用。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纪沉积建造可分为2个陆表海碳酸盐岩与硅质碎屑岩混合沉积层序和2个河流碎屑岩层沉积层序,其形成受控于3级海平面变化。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28 ] - 张万红
在剖析了有机岩石学方法判断构造现象的依据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发现当干酪根中类脂组明显增多时,镜质体反射率受到抑制,此时,再利用通常的有机岩石学方法判断构造现象,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指出有机岩石学方法在判断构造现象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王华,陈钟惠,张守良,马晋贤,武法东
根据太原组桥头砂岩(体)的沉积特征(岩性、结构、沉积构造、古流特征、平面-剖面及三维空间上的几何形态)以及该砂体对下伏m13厚煤层的冲刷样式和对上覆m11煤聚集的独特控制方式,认为它属一种特殊过渡类型的河流环境的产物,并进一步分析了同沉积期的古构造背景。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阅读次数:131 ]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5 ] - 曾铁军
PSQ-88取芯器曾铁军(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29勘探队邯郸056004)关键词取芯钻具;岩矿芯采取率;改造申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4.341引言在使用D-11C与86WL取芯器过程中,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采取煤芯困难;二是在普双钻进中,取芯器...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陈瑞君,王东安
对煤及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孔隙及孔隙参数(微孔隙体积、孔隙通道、孔隙结构)研究的结果表明,煤的微孔隙与煤层、煤变质程度、煤层气的储集和运移等有关。南桐矿区煤层有一定的孔容含量和较好的通道,对瓦斯储集和运移比较有利。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8 ] - 李振拴
应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与地下水动力学、地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水质分析资料,计算了山西延河泉域隐伏岩溶区地下水的渗透系数,并进行了分区。通过钻探和抽水试验证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2 ] - 王文忠,罗东山
电磁波和弹性波的复反射函数无论从数学表达形式上,还是从物理意义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对拟地震解释法中反射系数qn的求取,将频率测深曲线转换成vp-t0曲线及时间剖面,并对均匀介质及2层、3层、4层断面的理论模型和实例做了正反演计算。结果表明,频率测深拟地震解释法作为一种新的解释手段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徐宏武
在瓦斯矿井采面内,当存在地质构造形成的煤层松动破碎带和软分层带,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透视法是利用电磁波在这些破碎带和软分层带的传播过程中,被折射、反射、吸收和屏蔽,使信号减弱或消失,形成的透视阴影区来分析工作面内地质构造,达到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经实际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6 ] - 李增学,魏久传,李守春
大型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于鲁西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上部,是晚古生代大规模海退时期陆源碎屑物质快速推进的产物。在论述鲁西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成因相及其内部构成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两大部分,前者在鲁西地区发育最好。研究表明,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经历了由发育到废期两个完整的演化阶段,废弃阶段为聚煤作用最强,成煤期最好的时期。而且,聚煤作用与沉积体系废弃延续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泥炭沼泽发育越普遍,聚煤作用越好。
1995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阅读次数:109 ]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71 ] - 许延春
以淮北朱仙庄矿浅部工作面涌水为例,分析了工作面涌水形成因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和预测了工作面涌水可能性,再用回归分析法预计了工作面涌水量。
1995年02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5 ] - 李启后
提出了灌注桩第一次灌注时混凝土的用量表;灌注漏斗有一定高度的必要性及最末一次灌注的注意事项;防止钢筋笼上拱和防止"气塞"的简易方法,以及防止断桩的综合措施。
1995年02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3 ] - 马植侃,李大民
以有限元结构矩阵分析为理论基础,结合应力应变测试和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利用计算机结构分析程序,对ZT-A系列三个不同高度钻塔的天梁、塔腿和绷绳做了结构应力分析,弄清了A形塔在承受垂直荷载、水平荷载以及偏载条件下,组成钻塔的各构件的荷载及应力分布;对钻塔设计提出了改进意见;并从整体角度分析了绷绳的作用;对在不同荷载条件下有无绷绳时钻塔的结构应力从量上做了对比;最后提出了应当如何布置提升系统才会使钻塔处于最优承载状态。
1995年02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