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景样,梁晓娟
矿用防爆钻进参数测试仪是以80C31单片机为主体的煤矿井下用智能化多参数的防爆钻进检测仪器。该仪器可同时测量、记录6项钻进参数,并能用记录器转存回收。本文着重阐述了该仪器的设计原则、关键问题的解决、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6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李改成
钻铤间连接螺纹断裂位置一般是在421螺纹尾部最后一扣的牙底处。改进措施是接头螺纹尾端设应力分散槽、接头螺纹氮化处理和增加接头的壁厚。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杨明奇
探讨了实现孔内压力平衡的条件,提出调整钻井液密度是实现孔内压力平衡钻进行之有效的方法。充气泡沫无固相钻井液密度低,流变特性易调整,因而易于实现孔内压力平衡,利于防治钻孔漏失,稳定孔壁。还讨论了调整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3 ] - 罗俊文,叶道敏,黄海智,肖文钊
使用显微镜加热台对我国西南地区晚二叠世和晚三叠世不同变质系列的煤中镜质体进行加热实验表明,不同时代不同变质程度的镜质体在加热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软化、熔融、固化温度。此实验结果为煤岩学配煤炼焦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0 ] - 李林涛,贾希荣
论述了准格尔矿区黑岱沟露天矿6煤顶部软质高岭石粘土岩性质及其工业用途,结果表明,矿石为区内较优质伴生粘土矿产之一,且属易选类型。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阅读次数:124 ]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2 ] - 魏辉,金奎励,张纪易,张越迁
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煤层煤岩显微组分组成以镜质组为主,壳质组亦普遍较富集。壳质组中又以角质体为主,且荧光较强。煤的母质类型多为Ⅲ型,有些为ⅡB型,个别偏ⅡA型,因而可以生成一定数量的液态烃。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5 ] - 刘连玎
勘探及采掘工程揭示,蒲白矿区北东向主干断裂具左行扭动性质,并派生压性入字型构造,其分支褶皱的展布参数(斜接角、延长尺度、步距)和第三序次小断裂对煤层的破坏程度与主干断裂的扭距、间距等有密切关系。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李剑锋
兖州矿务局工程公司在北京打成最深的热水井最近,兖州矿务局地质工程公司又在北京打出了一口深1801m的优质热水井,这也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最深的热水井。这个公司以前在北京3501厂的热水井施工中,改革了深孔大直径钻探施工工艺,应用特殊深孔钻探技术保证了钻...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韩宝平,郑世书,周笑绿,谢克俊,甘志杰
将南桐煤矿二井的突水动态划分为纯衰减型、波动衰减型、季节波动衰减型、波动稳定型和逐渐增大型5类,它们分别对应于采区与浅层长兴灰岩含水层、蒲河及大气降水的不同连通程度与方式。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3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 ] - 赖德怀
一种新型简易止水器赖德怀(四川煤田地质局137队达县635000)关键词JZ简易止水器;新方法;效果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P634.8在水文孔的止水、抽水工作中,难度最大的是套管止水。止水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抽水能否顺利进行和抽水工作的质量好坏。...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李振拴
研究了方解石理论溶蚀速度的基本原理及溶解、沉淀动力学理论;采用水质资料计算了延河泉域内各水样点的溶解或沉淀速度,并对其进行了分带。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 王煦曾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1994年度学术报告会会议于1994年8月25~28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煤炭、地矿、石油、冶金系统的勘探、教学及科研单位代表共70人。会上共收到论文70篇,除煤田地质专业外,还包括了相邻专业和煤田地质新拓宽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广...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纵建平
依据“鼠标人工给点,ZJP算法联网”的思路,设计了用于有限元法计算中剖分工作的机助三角单元剖分软件CAFEM,克服了过去手工剖分费时、费力、出错率高的缺点。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崔若飞,王辉
介绍了用综合地震特征参数解释煤层厚度的具体方法。通过对淮南潘三矿东3、东4采区地震资料的重新处理,提取出对应13-1煤的T5波的多个地震波动力学参数,将有效参数综合并进行煤层厚度的定量解释,提供了煤层平面等厚线图,经井下资料验证解释精度可靠。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岳建华,刘树才,李志聃
巷道底板浮煤等电性不均匀体及厚度变化是造成煤矿井下电测深曲线畸变的主要因素。通过模型实验研究了温纳偏置电测保法压制浮煤等表层电性不均匀体影响的能力。用感度分析法讨论了表层电性不均匀体产生地电干扰的机制。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善了电测深曲线质量,有效地提高了电测深法地质应用效果。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9 ] - 关世桥
计算机和数据库在沉积学中应用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国际数学地质学会、国际地科联岩石学数据库分会和中国地质学会等联合发起,于1994年7月1日至5日在中国成都召开。中、日、美、英、俄等13个国家54位专家参加了会议。现在全球沉积岩数据库已经建成。会议讨论...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王强,吴频
通过岩石、沉积结构、古流测定等研究,将民和盆地侏罗纪含煤沉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早侏罗世为冲积扇沉积环境组合;中侏罗世为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环境组合;晚期为边缘-湖泊沉积环境组合。中侏罗世,网状河流形成的泥炭沼泽环境生成了窑街组巨厚煤层。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0 ] - 方家虎,金奎励,方红
介绍了光学、谱学和其他成熟度测定方法及其存在问题,指出合理选择与综合运用成熟度指标并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资料,才能正确评价研究区烃源岩成熟度,恢复古地温与热历史,其中激光诱导荧光方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
1994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11 ] - 毛明陆,刘池洋,赵重远
河西走廊东部石炭系发育、展布受晚古生代前陆盆地控制。虽然以武威为界的东、西两部存在一定差异,但均具有沉降中心和聚煤中心由南向北迁移,海侵方向由SW→SWW→NWW变化的特征。聚煤中心可能主要位于西部中央隆起南缘及东部靖远磁窑一带,北祁连逆冲推覆体下及山前可能也有较好的找煤前景。
1994年06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8 ] - 董宇,兰昌益,曾庆平,杨本才
据沉积特征、含砂率等单因素图件,分析了两淮地区太原组至上石盒子组1、2段沉积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太原期为硅质碎屑与碳酸盐岩复合沉积的陆表海景观。山西组至上石盒子组1、2段不同时期该区南、中、北三带出现了前缘进积、湾决口进积、枝网状分流和弯曲状分流三角洲平原等不同古地理景观。
1994年06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0 ] - 王飞宇,何萍,刘德汉
利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分析技术,在华北东部太原组和山西组、吐─哈盆地侏罗系腐植煤中检出了超细纹层。超细纹层在腐植煤中呈分散状、间隔状和密集状,前二者主要存在于无结构镜质体中,后者则存在于沥青质体或层状藻类体条带中。超细纹层来源于微藻类细胞的抗分解外壁,是藻类在超微层次的重要表现形式。腐植煤形成过程中藻类的贡献较藻类体数量所反映的要高。
1994年06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3 ] - 席道瑛,张涛
用山西赵庄1603孔测井资料作样本,应用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进行处理,以达到自动识别岩性的目的;并对选择网络结构参数、学习样本等作了简要介绍,以此样本作为标准来预测潘庄0601孔测井相所对应的地质相特征,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1994年06期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26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