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中国泥盆纪聚煤作用的演化

    韩德馨,王延斌,权彪,程顶胜

    泥盆纪是中国聚煤期之一。它标志着晚古生代聚煤作用开始,并不断发展,到石炭二叠纪达到高峰,导致中国重要聚煤期的出现。华南泥盆纪沉积十分发育,其聚煤作用受地壳运动和海水进退的控制,显示了从西南到东北规律性的迁移。泥盆纪煤层是滨海或浅海环境的产物,某些煤含有多量的角质层物质,故称为角质残植煤,这与沉积环境及原始成煤质料有密切关系。

    1993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阅读次数:123 ]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7 ]
  • 甘肃西部侏罗系的划分与对比

    范承淹

    玉门市旱峡煤矿中间沟剖面是甘肃西部一条有代表性的侏罗纪地层剖面。通过对中间沟剖面的研究,分析了甘肃西部侏罗系划分与对比存在的争纷,提出了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新命名了中间沟组,修改了原大山口群和博罗群的涵义。

    1993年05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阅读次数:87 ]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3 ]
  • 桩基无损检测新技术——瞬态动力法

    黄仁棠

    <正> 随着工业民用建筑业的发展,桩基已成为工程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种基础形式,特别是近10余 a 来,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施工方法的灌注桩、砼预制桩、旋喷桩等已在全国各地大量采用,传统的静荷载试验方法已很难满足桩的承载力和质量检测的需要。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

    1993年05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系粘土矿物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程爱国,徐静,江汉铨

    应用差热分析、X 衍射分析、透射电镜等测试手段,结合野外沉积环境、地球化学分析,对安徽两淮煤田石炭二叠系粘土矿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粘土矿物有伊利石及其混层矿物、高岭石、绿泥石等,可划分为5种组合类型,即伊利石—伊/蒙混层—绿泥石组合,伊利石—伊/蒙混层组合,伊利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组合,高岭石一伊/蒙混层—伊利石组合和高岭石组合。不同的组合类型代表着一定的沉积环境和盆地水介质条件,其结果同其它相分析是吻合的,只要搞清粘土矿物的演化系列,突出沉积环境因素,粘土矿物组合仍不失为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1993年05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1 ]
  • “电磁频率测深视电阻率—相位多参数综合反演法”课题

    周晋国

    <正> 该课题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物探所承担的煤炭科学基金项目。针对电磁频率测深ρ_ω视电阻率曲线因受地表电性不均匀体的影响,使ρ_ω曲线产生上下平移的“静态偏移”现象,严重影响频率测深成果的地质解释,提出利用转换相位参数进行“静态偏移”校正的方法,使频率测深资料反演解释更趋合理。该法相位曲线直接由视电阻率曲线转换而来,也可实测。

    1993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次火山热变质煤的物理测试特征

    刘金钟

    样品采自伊敏褐煤盆地中一个因次火山活动形成的烟煤区,包含了从褐煤到瘦煤的变质系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煤的含氧基团在褐煤阶段已开始消失,烷基和芳环同步增加,在 R°=1.10%时达最大值。顺磁共振自由基浓度和 X—衍射参数 La/Lc 介于区域变质煤和岩浆接触热变质煤之间,芳核外官能团的热演化超前于芳核骨架及 R°的演化。

    1993年05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热变煤的光学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方家虎,唐修义,杨宜春,赵继尧

    不同岩性的岩体侵入不同初始煤级的煤,形成不同宽度的接触变质带,带中煤的光学结构发生大小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地质意义。本文强调了热变煤的特征标志是孔隙的存在,并着重探讨了热变煤中新生有机组分——热解碳与小球体光性与成因,指出热解碳具有指热意义,表示近处岩体存在,而小球体及其生成的各向异性体并非表明一定有岩体存在。

    1993年05期 21-2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1 ]
  • 用数学方法预测综采工作面内的隐伏断层

    刘天习

    叙述了预测综采工作面内隐伏断层的依据、数学方法与步骤,实现了确定断层尖灭点坐标和断层面函数近似表达式等目的,并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1993年05期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1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3 ]
  • 煤层瓦斯流动方程补正

    孙培德

    瓦斯流动方程是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的基石,它反映了煤层内瓦斯流动的机理。本文在达西定律基础上,修正了一类煤层瓦斯流动方程。

    1993年05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阅读次数:425 ]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206 ]
  • 大透距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

    李剑峰

    <正> 由河北煤炭科学研究所研制的“WKT—D 型大透距坑透仪及应用软件系统”主要用于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陷落柱、断层及其它地质构造的探测,是一种完整的硬件与软件配套的物探方法。仪器由发射机、接收机及配套天线组成。其透视距离最大可达600m,属于便携式防爆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

    1993年05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陷落柱突水过程的力学模型

    项远法

    通过分析华北地区强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事例和实验室的模拟试验,证实陷落柱围岩破碎、应力大大降低,是产生自然水力压裂的必要条件,而自然水力压裂效应是强含水岩溶陷落柱突水的重要原因。

    1993年05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37 ]
  • 电测深法数据处理解释系统

    曹玉珍

    <正> 福建省196煤田地质队针对本省复杂的地电条件,开发了野外数据采集、传送、曲线变换、正反演计算、K 剖面法和相关分析等多种方法的软件模块,形成了“电测深法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经鉴定认为:该软件系统功能

    1993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 测绘数据微机处理系统

    曹玉珍

    <正> 课题属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三类科研项目,由福建省196煤田地质队完成。该课题利用了测绘领域和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

    1993年05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淮南矿区浅部含水层K与水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桂和荣,陈兆炎,随成立,钱谋始,邹海

    利用单孔抽水及水位恢复试验资料,求出了矿区多处浅部松散含水层渗透系数 K 值,分析研究了 K 值与各取样点浅层地下水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形成机理,为矿区防治水及浅层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1993年05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2 ]
  • 重力勘探近区地形改正理论模型

    孙刚

    重力勘探的近区地形改正,一般通过典型剖面的试验来确定是否需要改正,并采用简易地改仪实测地形改正值。典型剖面试验难免以偏概全,实测的方法耗资费力。本文通过对典型物理模型的理论计算及一定数量实测值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一套参考数据及近区地形改正的方法,既简便,又节约费用。

    1993年05期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0 ]
  • 第一勘探局举办“煤层甲烷研讨班”

    张春才

    <正> 1993年4月16~23日,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宇能新技术公司与北京大学石油天然气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地质系联合举办了“煤层甲烷研讨班”。北大、地大教授钱祥麟、李宝芳、郑亚东、潘治贵、丁中一等讲课并参加研讨,还特邀美国德克萨斯州三星公司总裁、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詹姆斯·巴德乐博士和我国著名经济专家施鸿熙教授等作了专题学术讲座。讲课内容有:煤层甲烷研究现状、发展前景及选区评价、沉积学在煤层甲烷选

    1993年05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地震资料分频处理

    居兴华

    在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叠加次数较低的情况下,常规处理效果不好,可以采用分频处理。根据频谱分析及能量扫描,把地震记录分成几个频带,分别进行自动剩余静校正、互相关静校正、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反 Q 滤波、消除噪音、自适应倾斜面元等处理。然后再将各频带的地震反射波能量加起来做最终修饰,获得最终叠加剖面。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频带的反射波能量,提高处理质量。

    1993年05期 5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7K]
    [阅读次数:48 ]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 用三维趋势面分析分离位场异常

    王四龙,宁书年,李郴,许孝庭

    位场的趋势变化不但发生在水平方向上,而且也发生在垂直方向上。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用三维趋势面分析方法分离位场异常,并给出了两个成功的计算实例。

    1993年05期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9 ]
  • 微机在受控定向钻探中的应用

    高玉良

    以开滦矿务局东欢坨矿2号井受控定向注浆群孔工程为例,介绍应用微机进行平面弯曲 S 形受控定向钻孔孔身预想轨迹的设计,以及施工中钻孔监测数据的处理情况。

    1993年05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1 ]
  • 钻探效率函数

    赵毓芳

    把钻探施工的台月效率、钻月效率、小时效率、时间利用率、台月利用系数等以一个数学公式统一表达,建立了钻探效率函数式。钻探效率函数分为数学法钻探效率函数和管理法钻探效率函数,前者克服了后者的弊病——主观随意性。数学法钻探效率函数使钻探效率有了比较完整的、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式。同时分析了影响台月效率、钻月效率的诸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论证了钻探月效率变量的整体控制,提出了提高钻探月效率的有效措施。

    1993年05期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