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含煤盆地层序地层分析的几个基本问题

    李思田,李祯,林畅松,杨士恭,解习农

    在中国不同时代煤盆地中正进行层序地层学的探索,识别层序界面、划分层序地层单元、重建沉积体系域并用以预测优质富煤单元。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煤盆地的地质背景不同,不能简单地使用北美学者概括的层序地层模型;需要根据各类盆地所特有的地质背景,重建其层序地层格架,并客观地估价构造、海平面变化和古气候以及沉积补给等因素对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

    1993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阅读次数:267 ]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39 ]
  • 淮南阜凤推覆体下公字型构造的探讨

    李桂春

    阜凤推覆体下原地系统的褶皱构造呈公字型。据此,对推覆体下找煤提出了新看法,并提出了几个新的含煤区。

    1993年04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3 ]
  • 云南宝秀盆地泥炭—褐煤孢粉组合

    侯蜀光,李季

    由孢粉分析可知,宝秀盆地泥炭—褐煤自新第三纪上新世中期或早更新世初期至今,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均有形成和积累;泥炭—褐煤堆积经历了温热—温暖—温凉的冷暖气候交替变化过程,相当于暖湿的大西洋期、温湿偏干的亚大西洋期和现代偏冷湿的山地气候。古植物变化为针叶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常绿阔叶林和现在的稀疏灌丛和茂盛的草本植物。

    1993年04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5 ]
  • 显微组分成烃动力学及煤成烃阶段性研究

    吴俊,金奎励

    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煤成烃多阶段性”的观点,认为:“煤成烃过程是有机质受外部煤化作用能量与有机质内部能量平衡过程的结果”。我国南方龙潭煤系煤成烃有多阶段性特征,并表现出3~4个成烃高峰期。

    1993年04期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阅读次数:111 ]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2 ]
  • 煤的热释光研究

    钟建华,陈国达,魏洲龄,刘顺生,龚革联

    <正> 随着本世纪40年代高灵敏度光电倍增管问世,热释光分析便应运而生。该技术首先被应用于矿物的分析鉴定,50年代拓展到地质和考古断代,70~80年代又被用于铀矿

    1993年04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 ]
  • 王台铺矿煤层泥岩夹矸开发利用研究

    高凌蔚

    <正> 焦作矿业学院李凯琦、葛宝勋,晋城矿务局王隆国、撖麦生对山西晋城矿务局王台铺矿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三号煤层的泥岩夹矸作了研究,描述了夹矸的层位、厚度分布和物理性质,对其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微量元素以及主要工艺性质(包括可塑性、结合性能、泥浆性能、坯体性能、耐火度、烧结性能等)作了测试,并作了开发利用评价,认为三号煤层的下部夹矸可以用来制取聚合铝、铝硅钛合金、岩

    1993年04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钻孔歪斜校正参数设置及算法探讨

    李成俊,金法礼

    强调了孔斜校正中的走向投影计算法,探讨了计算点在勘探线上偏离钻孔铅垂线长度△S 的计算,尤其对△S 正负号的确定作了详细的叙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讨,使计算机用于孔斜校正成为可能。

    1993年04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 泥炭薄片及残体片的制作

    岳德银

    <正> 泥炭的性质、质量和利用方向是由其物质组成决定的。但要研究其物质组成,就要制作合乎分析鉴定要求的泥炭薄片和残体片,就像研究岩矿需要磨制合格的岩矿薄(光)片

    1993年04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阅读次数:74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加强井田煤岩层对比 扩大资源储量

    张德才,宋恩宝

    <正> 多年来,根据通化矿务局湾沟井田的实际情况,在生产中采用岩性及植物化石等方法进行煤岩层的综合对比,初步查清了矿井构造形态及煤层赋存规律,扩大了近200万 t

    1993年04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特厚煤层矿井“三量”合理可采期

    寇青安

    以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为例,分析了特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尽管台账上矿井“三量”符合国家规定,但生产接续十分紧张的原因;提出了新的“三量”可采期的确定方法。

    1993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 矿山排供水及环保综合效益的决策模型

    李义昌,杨兰合

    <正> 我国岩溶大水煤矿床很多,矿山排水经常得不到合理利用。由于大量排水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如供水水源枯竭、泉群干涸、旅游景点和生态遭破坏、地面沉降等。河北某矿区为一断块坳陷盆地,四周环

    1993年04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合山矿区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王国楚

    概述了合山矿区40多 a 来由于采煤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对这些环境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作出了预测并提出了防治原则。

    1993年04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阅读次数:115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2 ]
  • 从SEG-62届年会看地球物理科技动态

    方正,朱希安

    简要介绍了SEG-62届年会的概况;总结和分析了SEG-62届年会所展现的勘探地球物理科技发展水平;预示了勘探地球物理今后的发展趋势。

    1993年04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评介

    王钟堂

    <正> 该书由山西煤田地质局程保洲主编,山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计14章,42万字,资料丰富翔实,文句流畅,是一部优秀著作,也是近10 a 来我国煤田地质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第一章绪论,写了成书的缘起。该书是在中国煤

    1993年04期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阅读次数:44 ]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湖北黄石地区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课题通过评审

    王仁农

    <正> 课题于1993年4月14~15日在武昌通过评审。该课题由湖北182队、物测队和中国地大共同完成。实测地层剖面、修测构造剖面23条,计174.70km。采集各类定向、磁性组构等标本200多块。在查明滑脱构造形态、成因、演化和组合规律的基础上,

    1993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D检验法的BASIC程序

    汉泽西,黄渤

    <正> 以往检验大容量样本统计数据的正态性,多用~2检验法和柯尔莫哥洛夫检验法。实践证明,这两种方法的检验功效均不理想。70年代后期,国际上推行 D 检验法。根据国家标准 GB4882—85正态性检验的规

    1993年04期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阅读次数:59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1 ]
  • 槽波速度谱相对透射系数图法

    杨元海

    针对近年来国内推广槽波地震探测技术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槽波相对透射系数图方法——槽波速度谱相对透射系数图法。它是根据槽波埃里相的速度特征求取槽波相对透射系数的另一种成图方法。

    1993年04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阅读次数:46 ]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0 ]
  • 三极电阻率法探测构造及含水体

    侯克昌

    介绍一种井下探测构造和含水体的三极电阻率法。它根据点电源电场在均匀介质中的球对称特点,采取一定的布极方式,利用岩性和岩层富水性的电性差异,通过分析异常场,不仅可定性判断地质体的富水性,还可定量判断异常场的方位及其与点电源的距离。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节省大量钻探工程,是矿井防治水中一种有效的物探手段。

    1993年04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阅读次数:54 ]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1 ]
  • 皖南缺煤地区找煤研究新进展

    关世桥

    <正> 地处长江以南的皖南,是安徽省煤炭资源贫乏的地区。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满足本区工农业发展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由安徽煤田地质局和淮南矿业学院联合开展了

    1993年04期 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阅读次数:74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国产化设备CSR钻进技术在宣东煤田的应用

    张远丰

    阐述了使用国产化设备进行空气潜孔锤(CSR)钻进在煤田钻探中的应用效果;介绍了主要设备的配套选型及技术装备。并对这些设备的性能、适应性进行了对比和评价,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经试验,CSR 最大钻进孔深364.06m,超过了进口样机在国内的钻进深度;不同岩石中的钻进平均时效为3.6~10.10m/h,是合金钻进的2.8~4.7倍;单根(6m左右)最高时效达到48.36m/h;单孔材料消耗与合金钻进相比降低44.5%。CSR 钻进取得的地质资料及时、准确,收集的岩粉清洁、无污染。干孔岩粉采取率达100%,有水孔采取率达50%左右。取得的地下静水位、涌水量、水温、水质等水文资料真实、可靠。CSR 钻进技术先进、工艺简单,国产化设备有很大的潜在能力。

    1993年04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阅读次数:134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1 ]
  • 旋转粘度计内筒摩阻对流变性测量的影响

    俞承城

    旋转粘度计普遍存在不容忽视的机械摩阻。其耗损的切力的平均值相当于度盘偏转0.5~1格的量值。机械摩阻的存在,严重影响泥浆(尤其是低固相泥浆与无粘土冲洗液)实测流变性(动切力τ_0、动塑性τ_0/η_p 塑性粘度η_p、表观粘度η_A 等)的准确性。为减少影响,提出修正动切力τ_0的计算公式。

    1993年04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一种循环水填砾法用井底冲孔器

    赵斌霞,李吉丑,高双全

    <正> 施工水源井时,常用循环水填砾法向井内充填砾料。通常是将钻具下入井管内,密封井管口,冲洗液(稀泥浆或清水)压入井管后,通过过滤器进入井内,然后携带井内的浓泥浆通过井

    1993年04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