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海南岛红树植物的解剖生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桑树勋,刘焕杰,施健

    在对不同红树属种系统解剖的基础上,总结了红树植物根、茎、叶等不同营养器官的一般性解剖结构特征,探讨了红树植物解剖结构与生态适应间的关系,指出了现代红树植物解剖、生态的研究在古植物学和煤沉积学方面的意义。

    1993年03期 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3K]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5 ]
  • 澳大利亚煤成气工业发展动态

    关世桥

    <正> 澳大利亚煤成气资源十分丰富,对煤成气的勘探开发也很重视。早在1976年,休斯顿油气和矿产公司就开始在昆士兰州建设3个竖井生产煤矿瓦斯。此后又有别的公司在附近进行小规模实验性钻井。最近地质学家在鲍恩盆地发现了3个重要的煤

    1993年03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小兴安岭东南部晚二叠世地层新认识

    金建华,杜小弟

    黄本宏将小兴安岭东南部晚二叠世地层划分为早期的三角山组和晚期的红山组。笔者认为它们属异地同时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三角山组命名较晚,建议取消,保留红山组名,代表本区晚二叠世陆相碎屑沉积,而原三角山组上段的火山碎屑沉积仍归五道岭组。此外,在红山组中首次发现了数层煤线,这为在本区寻找晚二叠世可采煤层提供了线索。

    1993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3 ]
  • 涟邵煤田滑来峰构造成因的探讨

    杨雄庭

    涟邵煤田已初步查明的滑来峰有25块之多,它们多发育在测水组及其上、下地层之中,这是由于该岩层的软弱层(泥质岩+煤层)所占比例较大(>50%)的缘故。归纳诸滑来峰的特征,其形成机理有三种:其一为后根部顺层滑移,当滑脱面由浅变深时切层,中部大体顺层滑移,至前缘又有切层现象的经典滑覆构造;其二为与断层相关的滑来峰,它是在断层挤压状态结束以后出现的伸展体制中,断层下盘在重力作用下迁就地形下滑的结果;其三为与复杂的倒转、平卧褶皱相关的滑来峰,近似于近代滑坡形成的机制。

    1993年03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3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 焦作——济源地区晚中生代古地热场特征及成因

    秦勇,金法礼,权彪,曹作华,李大华

    用各种地质温度计和地质压力计确定了研究区晚中生代古地热场的基本特征,并由此得出了该古地热场具有异常、瞬时两大特点的初步结论。进而讨论了异常地热场的形成机理。

    1993年03期 22-2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2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14 ]
  • 寻找隐伏煤层的地质依据及方法特点

    史振亚

    <正> 1 当前的找煤任务我国经过40多年的煤田普查与勘探工作,目前勘探基地紧张,今后的任务主要是寻找新地层覆盖下和缓倾角断裂构造面下的隐伏煤层。

    1993年03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3 ]
  • 煤层稳定程度的定量评价

    解聿林

    <正> 煤层稳定程度的划分直接影响勘探工程的确定、勘探程度的高低及矿井建设的规模。煤层稳定程度是根据煤层厚度、结构和煤质变化大小及在勘探区(井田)内的可采性确定的。目前,只是定性地确定煤层稳定程度——稳定型、较稳定型及不稳定型,因而导致

    1993年03期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7 ]
  • 煤炭储量计算必要精度的探讨

    刘文锴

    <正> 1 问题的提出储量计算,根据其计算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整体估计(即对整个矿床范围内储量或平均品位或平均厚度进行估算)和局部估计(只对矿床内某一感兴趣的小区内的储量或平均品位或平均厚度进行估算)两种。勘探时不可能连续取样,因而难以准确

    1993年03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阅读次数:87 ]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3 ]
  • 湘中环境地质研究新进展

    关世桥

    <正> 湘中是湖南省重要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矿山开采的影响,加之煤矿附近岩溶洞穴发育,地应力和水动力失去平衡,造成地表开裂、塌陷、滑坡、井泉干涸、河溪断流,致使交通受阻、工业和民用建筑被破坏,给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危害。为此,中

    1993年03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阅读次数:103 ]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开采地质条件

    范立民

    神木北部矿区浅部煤层顶板开采条件差,小断层发育,受第四系松散沙层含水层影响,综采工作受到一定制约。结合矿区环境保护问题,开采应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1993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阅读次数:95 ]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12 ]
  • 朱仙庄—芦岭矿十煤底板突水危险性预测

    崔可锐,潘元伯,斗守初

    通过对朱仙庄、芦岭两煤矿的水文地质和构造地质的详细研究,得出了一些新见解。构造方面从显微构造和动力学入手提出该区构造演化和块段划分。水文地质方面统计了100多个钻孔资料,作了氚同位素测定和岩块物理性质试验,画出了全矿区的突水系数图。最后综合给出了十煤底板突水危险程度分区并进行了预测。

    1993年03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 ]
  • 频率测深中单分量视电阻率——相位联合反演

    林长佑,武玉霞,罗东山,吕福林

    讨论了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相位定义的某些问题,阐述了由作者定义的一套单分量比值视电阻率所相应相位的优点。研究了电偶源频率电磁测深中三种单分量视电阻率—相位联合反演的实施方法,并论述了其实际应用效果。

    1993年03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2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8 ]
  •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日本召开

    关世桥

    <正> 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于1992年8月24日至9月3日,在日本京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4245名代表,其中中国代表273人(包括台湾代表40人)。中国代表团由地质矿产部朱训部长率领,煤炭系统代表4名。大会收到论文6000多篇,以岛弧地质为主题,共组织222个讨论

    1993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地震多元参数综合解释煤层结构

    崔若飞,朱华荣,耿力,方钢,朱芳香,戚敬华,程建远

    利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多元地震参数解释煤层结构属于岩性地震勘探范畴。将该技术用于陕北大保当勘探区,配合地质研究,成功地确定了2~(-2)煤层的结构变化情况,确定的煤层分叉线同单纯依靠地震解释或地质推断的煤层分叉线比较,精度明显提高。

    1993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1 ]
  • 《深孔高水柱大背压CSR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通过部级鉴定

    齐森

    <正> 深孔高水柱大背压 CSR 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及配套技术研究,是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立项,河北煤田地质局及其四队承担完成的Ⅱ类科研项目。经过1990~1992年3年的试验,3次创造了国内用该工艺钻进的最深记录。施工中使用全套国产设备。配套技术中,装配式双壁钻杆、带水取样器及用技术经济

    1993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64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 瑞雷波探测技术在煤峪口矿的应用

    贺如松,李有生,夏宇靖

    以瑞雷波法在煤峪口矿的应用为例,介绍了瑞雷波法在探测煤层采空区和下伏煤层厚度及结构方面的应用效果。

    1993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复杂地层钻进绳索取芯适岩钻头的研究与试验

    张克桃

    研究了南方煤矿区复杂地层钻进中钻头的磨损机理,研制出了适合于复杂地层钻进的绳索取芯钻头。探讨了电镀钻头内、外径的保径方法。试验钻头在复杂煤矿区不同类型的地层中均取得了显著的钻进效果。

    1993年03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 ]
  • 刮刀钻头钻进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郑仁

    分析了刮刀钻头钻进时刀刃和钻具的受力情况;讨论了“蹩钻”的原因和控制办法。

    1993年03期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7 ]
  • FB型防斜保直器

    佟建国

    <正> FB 型防斜保直器与通常采用的防斜技术(如“满眼”、“刚性”钻具),它们的防斜原理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在钻孔弯曲出现时以及出现后都能有效地产生动态的反偏斜力,而后者是在钻孔弯曲出现前以钻具刚性不变的状态保持钻孔的直线性。FB 型防斜保

    1993年03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用螺杆钻救活169孔

    杨明奇

    <正> 1 概况1991年6月由四川省地矿局某队3号钻机在东北寨金矿区施工169孔。该孔设计孔深600m,开孔顶角10°,方位90°。由于软硬岩层互层频繁,采用常规的硬合金、钢粒钻进至孔深284.83m 时钻孔顶角达24°,钻孔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离较大。若不

    1993年03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阅读次数:64 ]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