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永城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成因分析与聚煤特征

    武法东,陈钟惠,张守良

    根据成因地层分析和沉积环境分析的方法,在永城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识别出三种沉积体系、11个生长层序。重点分析了陆表海潮下碳酸盐岩沉积和碎屑潮坪沉积特征,认为灰岩在微观特征、微相类型上由上而下的有规律变化,符合向上变浅的缓坡型陆表海沉积模式。潮坪沉积物以潮道发育、砂泥混合坪标志明显为特征。三角洲则表现为浅水沉积性质。有价值的煤层形成于废弃碎屑潮坪泥炭沼泽和下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泥炭沼泽几乎不受咸水和活动碎屑体系的影响是主要煤层低硫低灰的原因。

    1993年02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1 ]
  • 河南山西组二_1煤古泥炭沼泽的类型及演化

    苏现波,盛建海,李元建

    河南省山西组二_1煤成煤古泥炭沼泽的类型及演化可明显地分为3个区:豫北区,二_1煤形成于上三角洲平原的淡水森林泥炭沼泽;豫西西部区,形成于泻湖海湾演化来的半咸水草本和森林泥炭沼泽,底部分层成煤植物为草本,煤层形成于最大海退期,结束于一次短暂的海侵;豫西中东部区,形成于潮坪演化来的淡水森林泥炭沼泽,上部分层形成于半咸水泥炭沼泽,结束于一次短暂的海侵。

    1993年02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2 ]
  • 《福建煤田绳钻钻孔护壁与堵漏研究》课题通过鉴定

    曹玉珍

    <正> 课题由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完成,于1992年11月19日通过专家鉴定。福建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自1988年全部实现绳钻化后,虽然钻探效率、质量大为提高,但由于地层构造条件极其复杂,施工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

    1993年02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内蒙霍林河矿区膨润土工艺性能研究

    贾希荣,李林涛

    <正>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具有吸水膨胀性、高度分散性、粘结性、悬浮性、触变性、吸附性、耐火性、可塑性、滑润性及阳离子交换等性能,因而有“万能土”之称。我们在常规地质工作基础上,对霍林河矿区膨润土作了部分工艺性能试验。重点是冶金球团试验,选择不同配比,进行各项指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膨润土作为添加剂造球,具有很

    1993年02期 18-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煤及有机岩研究的新进展——第44届国际煤及有机岩会议

    王洁

    通过对44届国际煤及有机岩会议及会后访问所讨论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介绍了煤的分类、新的煤显微组分、煤岩学与有机岩石学、镜质组反射率抑制、成熟度、盆地分析与评价、以及工艺转化中的活性惰性组组分等方面研究的新进展。

    1993年02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3 ]
  • 腐殖煤中镜质组—类脂组的过渡显微组分

    赵师庆,吴观茂,刘德汉,申家贵,盛国英

    应用煤岩学对强还原型腐殖煤系列样品(R_0=0.55%~1.01%)研究表明,它们含有较多的镜质组—类脂组过渡显微组分,这种组分的特征是:比基质镜质体反射率低,但荧光强度和生烃潜能较高。据显微特征可将其分为两种亚型——交织型和膨融型。它是荧光基质镜质体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和强还原型腐殖煤生油的主要母质之一。

    1993年02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4 ]
  • 法国洛林煤田煤质特征与围岩的关系

    刘新兵

    从法国洛林煤田大量的煤质资料中,选取三个例子来讨论煤层煤质特征与围岩的关系。相对于泥质顶板的煤层来说,砂质顶板的煤层往往煤质变差,表现为具有较低的挥发分产率、较差的结焦性、较高的碳含量、较低的氢含量和较高的镜质组反射率。其原因是砂质顶板的煤层在成煤时期的还原程度较低,丝质组含量较高,其中的镜质组也受到氧化作用而使反射率增高。

    1993年0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阅读次数:117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陕北侏罗纪煤田勘探网度的选择

    靳瑞杰

    <正> 近年来,通过陕北侏罗纪煤田神北矿区孙家岔井田和大海则井田等勘探项目的设计编制、施工管理和报告提交工作,获取了大量的图件和资料,经分析,对在该煤田特殊地质环境下,如何比较合理地选择未来矿井勘探网度,提一点商榷意见。

    1993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矿井地质图件绘制中Auto CAD的应用

    陈克良,赵光复

    简要介绍了Auto CAD的特点及其在矿井地质图件绘制中的应用技巧,阐述了完成一幅地质图件的基本步骤,推荐了钻孔平面图绘制的专业化程序。

    1993年02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阅读次数:121 ]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2 ]
  • K形构造研究有重大进展

    王洪生

    <正> 自1991年《中国矿产地质报》、《煤田地质报》报导了 K 形构造及其在不少煤田运用发现新的含煤区后,受到了地质界的高度重视。1992年初,在老一辈地质力学专家的关怀下,K 形构造研究列入了东煤公司科研计划。理论模拟试验表明,K 形构造不但控制着矿产的形成,也控制着矿产的改造。目前 K 形构造的发现者常

    1993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阅读次数:59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曲线拟合在地下水动态预测中的应用

    曹丁涛

    介绍了曲线拟合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同时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3年02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5 ]
  • 《宁镇地区地质规律与找煤研究》课题通过评审

    王仁农

    <正> 课题于1992年12月17日在徐州市通过评审。该课题在分析宁镇地区30多年的物探、钻探、矿井、科研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野外修补填图、矿井调查、室内分析测试,利用了岩石组构、薄片、显微、超显微构造、TEM 透射电镜、构造地球化学、多种测试资料,收集了遥感、古地磁、重力、航磁及其计

    1993年02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煤矿软岩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李文平,于双忠,彭向峰

    以孔集煤矿为例,对煤矿软岩的组成、水理性、强度与变形、流变性和岩体变形等主要工程地质特征作了研究,并分析了软岩巷道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

    1993年02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3 ]
  • 区域物探中KL变换的数字滤波法

    夏克文

    提出了在区域物探资料处理中的 KL 变换法,对区域物探数据进行 KL 变换、提取特征和重构数据,可以将随机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人工资料和实际资料表明:这种数字滤波方法效果很好,大大提高了物探数据的信噪比。

    1993年02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1 ]
  • 巷道空间对矿井电测曲线影响的模型实验研究

    岳建华,李志聃

    在物理模型实验的基础上,以巷道顶、底板电测深法和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为例,对巷道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表征巷道空间对矿井电测结果影响的经验公式。

    1993年02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阅读次数:104 ]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45 ]
  • 高精度磁测探测陷落柱试验

    曲赞,阎桂林

    <正> 陷落柱的探测一直是煤矿地质工作的一大难题。目前虽有几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诸如重力法、电磁波透视法、电测深和浅层地震等,但由于这些方法易受干扰,并对工作环境及条件要求苛刻,在多数情况下分辨率较低,因此,难以在矿区推广和普及。为

    1993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3 ]
  • 外丝钻杆螺纹的滚压加工

    孟志刚

    影响滚压螺纹质量的因素是滚压设备和滚压工艺。现有钻杆滚丝机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是滚丝轮与钻杆在滚压加工中存在滑动;滚丝轮螺纹和钻杆螺纹的螺旋角有误差。新的滚丝轮设计依据滚压的2个基本条件、设计所需的8个主要几何参数和7个计算公式,克服了上述2个缺点。热滚压和冷滚压两种滚压工艺各有优缺点,前者工序简单但滚压的螺纹易变形,后者钻杆螺丝不易变形但工序复杂。新的滚压工艺——复合滚压,是热滚压和冷滚压的综合。

    1993年02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4K]
    [阅读次数:50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钻探设备最佳更新期的确定

    李恩海

    影响钻探设备寿命长短的因素,不仅是钻探设备的自然寿命问题,更重要的是钻探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问题。自然寿命是设备更新的基础,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是设备改造与更新的核心。钻探设备一次性投入费用与年度维持费的总和达到最小值为设备更新的最佳方案。通过计算可确定钻探设备的最佳更新期。

    1993年02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煤田钻孔漏水防治工艺技术

    刘庆芳,梅景才

    <正> 钻探施工中出现冲洗液漏失,是无效耗资的孔内事故,而且延误勘探速度。因此防治钻孔冲洗液漏失是降低勘探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勘探周期的有效技术措施。钻孔漏失的客观因素是遇到漏失层,主观因素是钻进工艺问题。煤田钻探常遇到的漏失层有未胶结和胶结不好的第三纪、第四纪地层、风积层、洪积

    1993年02期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