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益成;苏华成;
河南省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中,存在着因风暴作用强烈侵蚀滨海泥炭沼泽,而后通过风暴回流把泥炭物质和植物遗体长距离搬运到浅海环境再沉积的风暴异地煤。这种异地煤的直接顶底板是具有风暴沉积特征的浅海碳酸盐岩.煤破碎成粉砂级—泥级,煤层原生结构已完全看不到,煤层下部为含有大量海相动物化石的滞积层,中部为具有类似丘状层理的波状层,上部为水平纹层,其层序特征几乎可与煤层直接顶底板浅海碳酸盐风暴岩类比。研究这种异地煤的沉积背景和形成机制以及这种煤层所反映出的煤质特征、煤岩特征、沉积特征、层序及层序类型特征,不仅可以开拓出一种新型异地成煤类型而扩大煤地质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有助于研究古气候、古水深和煤岩层对比等问题。
1992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阅读次数:74 ]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5 ] - 陈佩元;
<正> 已定为国标公布施行的标准有:煤岩名词术语,煤的镜质组反射率测定方法,煤的显微组分组和矿物的测定方法;定为部标公布施行的有:煤岩分析样品的制备方法;定为行业标准即将公布施行的有:煤
1992年03期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胡斌;王观忠;
<正> 2.6 Glossifungites痕迹相系Seilacher建立。过去有人把它应用于半固结、固结的底层,也有人把它用来指示全石化的底层,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半固结和固结底层的共同标志。为了澄清这些混乱,Frey和Seilacher又重新定义了Glossifungites痕迹相,把它限定为固结但非石化的底层上的痕迹组合。这样的底层主要由脱水的、粘结的泥质沉积物组成。
1992年03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4 ] - 关世桥;
<正> 近几年来,江西煤田地质局对赣中地区进行了滑脱构造和找煤研究。赣中滑脱构造十分发育,形式多样,按其成因可分为推覆和滑覆两类,并可进一步划分出九岭推覆构造系统、武功山滑覆构造系统和武夷山推覆构造系统。在滑脱构造理论指导下,再认识已有的煤田地质构造,发现许多煤系的分布和煤层赋存规律受滑脱构造控制。如有的地方煤系构造
1992年03期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刘建光;
通过研究徐州地区构造的几何学特征,指出其构造为一薄皮型式的向北西逆掩的冲断褶皱带。其构造变形具有东西分带和南北分段的特征。东西可分为东部滑脱带、中部锋带和西部外缘带。这种分带性为在区内冲断层和推覆体下找煤指明了方向。锋带紧密的叠互式冲断层和褶皱与震旦系碳酸盐岩地层楔状体沿底部拆离带向北西滑脱有关。冲断褶皱带是在与郯庐断裂活动有关的挤压力和重力的联合作用下,形成于印支—燕山运动早期。
1992年03期 12-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1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5 ] - 陈练武;冯富成;
以可见光黑白航片(1:3.5万)为主要信息源,对陕西神府煤田新民烧变区(1300km~2)进行了1:5万航空遥感地质调查,圈定了该区烧变岩分布范围及煤层自燃边界。首先划分了烧变岩的宏观类型,选取已知区,研究烧变岩及煤层自燃边界线的影像特征,建立初步解译标志,最后在全区范围内调查煤层自燃边界线。最终确定的界线经钻孔验证,精度达到要求。
1992年03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阅读次数:49 ]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33 ] |[引用频次:0 ] - 汪毓煌;
阐述了滇西褐煤中锗富集规律及其评价方法和回收利用等问题。指出在滇西122个第三系聚煤盆地中,仅有几个矿区褐煤中富锗,而它们仅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大片花岗岩出露区,可见富锗煤矿区只在特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才能形成。含锗价值较大矿区在富锗段最小勘探网度应不小于100m,进一步圈定留待开采过程中加密取样。在充分利用了煤的热值后,应在烟尘及煤灰中回收锗,吨煤中锗的价值比煤本身高得多。
1992年03期 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8 ] - 王本淳;
有关固体矿产储量和勘探阶段划分等几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虽经长期争论,但迄今未能很好解决。通过对大量实际材料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个以煤矿床为雏型的、统一的、符合地勘实践的固体矿产合理的储量分级、分类、储量比例及勘查阶段划分的新方案。
1992年03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阅读次数:40 ]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子牛;
<正> 该课题成功地用铜基钎料代替了价格昂贵的金基钎料焊接复合片与支柱,焊接强度达392.6 MPa。所研制的支柱型复合体钻头,在普通方法、绳索取心及沿煤层定向钻进中,在6级以下软硬互层岩石中,单只钻头平均寿命达374.26 m,为硬质合金钻头在相同条件下平均寿命的89%;钻头平均效率3.1 m/h,高于硬质合金钻头和独联体复合片钻头的平均时效。支柱型复合体无心钻头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该试制品在山东、山西煤田地质局所属勘探队
1992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阅读次数:45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刘明信;
<正> 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长期使用ml/g_(daf)(可燃基)为瓦斯含量计量单位,鉴于它的某些不足,笔者曾建议采用“ml/g_(煤)”来取代它。但据目前情况看,对该问题的认识仍不一致,故有必要进一步阐明观点、交流看法。笔者27年来,提交四川盆地煤层瓦斯成分和含量试验报告近1 700份,分析瓦斯气样近4 000瓶,大量的事实表明,用ml/g_(daf)计量瓦斯含量,一个最突出的矛盾是:当可燃质越小,非燃质越大时,瓦斯含
1992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 刘瑞新;
根据实际观测资料,论述采动作用下红层水力特征变化及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红层在采动作用下,纵向上迅速形成发育较高的采动裂隙,构成红层水迅速下泄的通道,随后在上覆岩层重力作用下裂隙又被压实,从而阻碍了红层水下泄;横向上红层受采动影响的范围较小。
1992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阅读次数:70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7 ] - 郭惟嘉;连传杰;刘利民;
通过现场实测和室内研究表明,采煤技术因素对底板突水的影响很大。如何防治底板突水,这里指出了一条改革采煤方法的途径。
1992年03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4 ] - 封喜华;
<正> 俄罗斯与我国相似,其岩溶大水矿床是目前条件最为复杂、治水耗费最大的矿床。北乌拉尔铝土矿是其突出代表。由于矿层位于强岩溶化岩层之中,矿井涌水始终是采矿工业的重要课题,尤其是井工生产以后,有的矿排水系数高达160,短期250~300 m~3/t,矿井涌水随开采深度迅速增大。如1946年,仅红帽矿区总涌水量已高达
1992年03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2 ] - 韦宏鹄;
坑道电磁波透视中,用磁偶极发射天线代替电偶极发射天线后,测量工作速度快、效率高,经与电天线作对比观测,其效果几乎与电天线一样,同步及反射观测所获异常明显。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天线作为发射天线是可行的。
1992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 卢季花;
人工整理地震速度谱资料是比较繁琐的。速度谱资料整理专家系统的研制成功,可使这一工作实现自动化。该系统将人们分析、解释速度谱的大量经验整理成专家系统的知识,通过知识源、调度源协调工作的推理策略,实现了反复择优的过程,解决了能量因智能选择的难点。它既可进行单谱分析,也可进行多谱综合分析。试用的结果表明,其整理解释的结果与领域专家的水平相当。
1992年03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彭连富;曹志福;
<正> 测井电缆上的磁记号是用来标志测井深度的,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测井资料的精度。以前是手工操作对电缆进行充磁,这样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精度受人为因素影响。DZCY—1型电缆自动充磁仪就是为解决人工充磁所存在的缺点而研制生产的。该仪器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工作效率高,充磁精度可靠,倍受勘探队欢迎。
1992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关世桥;
<正> 会议于1991年9月22日~27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20多个国家的2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我国科委和地层委员会领导武衡、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家杨遵仪教授,以及科学院、地矿部、煤炭部共8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的议题十分广泛,包括生物地层、区域地层、古生代构造、古植物、古动物、古生态、古地理、古生物地理及古生态、冰川事件等13个专题。会议收
1992年03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阅读次数:64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凌文蔚;
应用排列图法及因果分析图法分析东煤公司110队1989年煤层钻探中质量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992年03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汤凤林;孙立朋;谭义贤;杨凯华;
关于复合片钻头钻进大理岩和花岗岩时机械钻速和碎岩功率消耗同规程参数的关系,用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机械钻速和碎岩功耗与钻压、钻头转速及冲洗液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碎岩绝对功耗和相对功耗的概念,而相对碎岩功耗是个更为重要的概念,求出了大理岩相对碎岩功耗最小时的最优钻进规程参数值。
1992年03期 6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 杨启明;
<正> 空气钻进技术是指钻进中以压缩空气或含有压缩空气的气液混合物作冲洗介质,或用压缩空气既作破岩机具的动力,又兼作冲洗介质的一种新的钻进技术。这种新技术,国外40年代就取得良好效果,早已广泛用于矿产勘探中。近年来,地矿部在山东和宁夏用空气钻进于黄金矿产勘探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我们煤田钻探,北京矿务局地质勘探队于1988年开始研制
1992年03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阅读次数:73 ]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7 ] - 蒋士钧;
<正> 本项目由浙江煤田综合物探队承担,由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于1991年11月1日在杭州进行了鉴定。其主要成果是: a.系统采用层次化、模块化的树形结构。分别建立的重力、地磁和航磁数据库,数据结构清晰,基本满足了重磁数据流量大和数据内容复杂的需要。利用设立的关键字和按测区号生成取样点库,简化了寻址方式,缩短了访问时间,提高了检索速度。
1992年03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阅读次数:33 ]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