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北京地区窑坡组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

    杨荣丰;刘钦甫;

    窑坡组是北京地区的重要含煤地层,形成于构造稳定的河流—湖泊体系,浅水湖泊三角洲发育。聚煤可概括成三种模式,主要煤层形成于废弃的三角洲平原上。

    1992年02期 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阅读次数:132 ]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7 ]
  • 关于滕县煤田太原组的“火山碎屑岩”——与王永平同志商榷

    房庆华;徐榜荣;吕朋菊;张锡麒;施龙青;

    叙述了滕县煤田太原组的沉积特征,分析了主要碎屑矿物的标型特征以及该组砂岩在物质成分、结构及沉积构造等方面与火山碎屑岩的差异,认为滕县煤田太原组基本上没有所谓“火山碎屑岩”。还对火山碎屑岩的命名提出了看法。

    1992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4 ]
  • 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一)

    胡斌;王观忠;

    <正> 痕迹相既是岩相古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痕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保存条件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来探讨和分析古代沉积环境的,具有方法简单、可靠程度和精度都比较高的优点,因而在煤田和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痕迹相的概念痕迹相(又称遗迹相)是德国著名地质学家赛拉赫A教授在研究了西欧一带由复

    1992年02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 环形影象与重磁异常相关性及找煤意义

    邹远耀;

    湖南雪峰隆起东南部的隐伏岩浆岩体在卫片上的环形影象,与重磁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隐伏或半隐伏的含煤盆地在卫片上也是环形影象,呈重力低反映。这对利用卫片、重、磁综合解译、推断岩浆岩体和含煤构造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价值。

    1992年02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阅读次数:59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4 ]
  • 科技动态

    <正> 全国第一届定量地层学学术讨论会会议于1991年10月11日至14日在无锡市召开。定量地层学是一门新兴的地质边缘学科,我国刚刚开始研究,国外也只有十来年的历史。其特点是将地层中所包含的各种指标数据,用计算机处理,创立有关地层的数学理论、数学模式及分析方法,并通过计算机实现地层自动对比。该学科一传入中国,立即引起地层界的浓厚兴趣,各单位竞相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负责人张振寰、全国定量地层专业组组长余金生等主持。会议上交流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外定量地层学的发展

    1992年02期 20+29+35+5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阅读次数:28 ]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研究

    肖贤明;程顶胜;

    腐泥煤的煤化作用特征目前了解甚少.对我国产出的不同时代、不同煤化程度腐泥煤,结合热模拟试验,并通过与腐殖煤的对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煤化作用过程中,腐泥煤的宏观和微观岩石学特征、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腐泥煤的煤化作用机理,研究了其煤化程度指标,提出了其煤级划分方案。

    1992年02期 2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5 ]
  • 窑街矿区煤成气及其储集条件

    张庚申;杜利平;

    窑街矿区煤系中的暗色泥岩、油页岩、煤层和泥灰岩是生成天然气的烃源岩,研究其地球化学特征和煤岩特征并据此确定了该区天然气的成因类型。研究表明,该区天然气是窑街群中的烃源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演化而来,它们经过运移,储存于煤系砂岩的孔隙和基岩裂隙中,在有利于储油气圈闭里,形成了小型的油气藏。

    1992年02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6 ]
  • 煤和瓦斯突出的动态预测

    毛善君;郑升飞;

    以阳泉矿区某矿71404工作面的突出事件为例,利用疏系数自回归预报的动态数据处理方法对该工作面突出的具体时间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处理。实例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预测精度高,它为研究煤和瓦斯突出并进行有效预测预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1992年02期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2 ]
  • 微山湖区水文地质条件对湖下采煤的影响

    王永红;沈文;

    从构造、煤系及其盖层水文地质特征与湖水关系上,综合分析了微山湖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南北差异,并论述了开采引起的覆岩破坏特征和对湖下采煤的影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湖区进行了安全开采的评价,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1992年02期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阅读次数:145 ]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1 ]
  • 煤层构造岩顶板稳定性初探

    王志荣;

    河南登封煤田郜城井田二_1煤层顶板为滑动构造形成的构造岩,岩石破碎,结构松散,极难管理。为寻求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宏观观察、镜下鉴定和岩石组构分析等研究,该顶板自下而上可分为断层泥、断层角砾岩、构造破碎带和裂隙带;断层角砾岩分为张性角砾岩和剪性角砾岩,它们是在深层塑性形变的基础上迭加了后期浅层脆性形变的产物。通过工程地质特性试验,其泥化现象明显。针对断层泥软化、膨胀、崩解和泥化现象,应用短段、快速掘砌法施工,严格排水措施,减少岩帮暴露时间,岩帮开挖压力释放槽等方法减缓膨胀;对张性角砾岩围岩,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加固,先锚喷后作永久支护办法减少围岩松动;顶板采用密集木支柱支护或迫使冒落法管理。

    1992年02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阅读次数:120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3 ]
  • 淮河大堤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及采动裂缝研究

    李文平;于双忠;姜振泉;马金荣;

    淮河下采煤,使地面大堤土体中出现了许多采动裂缝,普遍认为裂缝的存在对大堤与河下采煤安全构成很大威胁。以土体工程地质特性研究为基础,采用试验和力学分析方法,分析论证了大堤土体采动裂缝的形成条件及其发育深度,得出几点结论:1)目前,淮南淮河大堤在粘土堤土体拉应变超过8~12mm/m、砂土堤超过3~5mm/m时,堤体就会出现裂缝;2)土中裂缝发育深度不会超过与土的力学特性有关的某一极限值。目前淮河大堤粘土堤约为4.0m、砂土堤约为2.0m;3)采取粘土注浆、铺设防渗膜等措施处理后,淮河大堤采动裂缝的存在就不会对河下采煤与大堤安全构成威胁。

    1992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0K]
    [阅读次数:107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8 ]
  • 应用模糊度进行测井曲线分层

    李务伦;

    测井曲线分层,分层点放在何处是一个模糊问题,而应用模糊度能对这样一个模糊问题给出一个不模糊的、量的肯定与答复。这一方法,可将多条曲线组合在一起,给出一个统一的分层点,运算量小,速度快。

    1992年02期 55-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3 ]
  • 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解释煤层镓含量初探

    陈继亮;

    根据煤层中粘土矿物吸附放射性元素及Ga、Al元素置换;煤层Ga含量随灰分增高而增高等原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资料,可对煤层中的Ga含量进行计算。为综合利用高灰分煤和高碳炭质泥岩及含粘土较高的夹石提供了评价资料。

    1992年02期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复杂地层的两项技术措施

    李文忠;

    对付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复杂地层施工中的两个突出问题,有两项比较有效的技术措施。一是在易塌、漏水、水敏地层钻进时,使用加大外径的金刚石钻头以增大钻孔环状间隙,减小孔内阻力,并改善对低固相泥浆的配制和管理。二是在跑斜地层设置初级定向孔,提高钻具在动态条件下的稳定性,并在弯曲孔段采用套管楔纠斜。

    1992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 高分辨率地震综合勘探在兴隆庄煤矿的应用效果

    孔凡铭;

    <正> 近几年来,我局生产矿井不断发现一些较大的断层,反映出60年代的精查资料不能满足综采生产的要求,有必要寻求新的手段改变这种局面。 1988年,我们首先在部分采区进行了高分辨地震综合勘探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果经评议后,在其它采区和矿井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对构造的控制程度,解决了生产矿井中地质资料不清的问题。 1 从兴隆庄井田实际出发,选择地震综合勘探方法兖州煤田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全隐蔽式

    1992年02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4 ]
  • 常用硅酸盐水泥护壁堵漏实践与探讨

    杜焕文;胡忠义;

    水泥浆护壁堵漏是钻探施工对付复杂地层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硅酸盐水泥通过外加剂改性可以获得与多种特种水泥同性能的水泥浆液。因而合理使用外加剂可以使常用普通水泥在现场处理复杂地层时代替特种水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1992年02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阅读次数:42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5 ]
  • 高强度粗颗粒金刚石的合成技术研究

    王松顺;王民;

    在高温高压下,六方晶格的石墨转变为立方晶格的金刚石。选用灰分含量少、气孔分布均匀的T621A石墨为碳源,选择化学成分范围偏值小、杂质含量少的镍锰钴合金为触媒以及优质粉压叶腊石为传压介质,在高温、适压、长时间及其它条件下,合成高强度粗颗粒的优质金刚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992年02期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