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钦甫;张鹏飞;
介绍了分段砂砾岩的岩性、构造、厚度分布、形态、相序及相组成,并论述了形成机理。
1991年02期 6-11+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5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郭英廷;
根据大羽羊齿伴生植物群、叶相、生活型、钩状物、表皮、气孔、叶子解剖、分泌结构、保存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认为本区大羽羊齿类植物为热带一亚热带季雨林植物。但大羽羊齿类不是本区的主要成煤植物。
1991年02期 12-15+7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6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11 ] - 刘连玎;
通过含煤地层6个变量的因子分析,说明矿区控制含煤沉积的主要地质因素首先是奥灰表面古地形,其次是聚煤期古构造作用。
1991年02期 16-19+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阅读次数:48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 王文侠;
研究了区内近30个矿井中煤的反射率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结合地质、航磁资料,确认了区内上古生界地层下有一条北西向压扭性基底隐伏断层。
1991年02期 20-25+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7K] [阅读次数:41 ]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5 ] - 朱春笙;
研究了井田已知断层两盘煤的物理、化学性质,试图为预测断层和突水与瓦斯突出地质条件提供定量化途径。文末并列举了实例。
1991年02期 26-31+1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0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张代钧;鲜学福;
研究了不同级别煤的X一射线散射,对其强度的解析表明,煤结构模式可设想为一系列不同尺寸的"类石墨"弯曲层的局部平行堆砌,这样的三维结构单位又按一定规律组合定位。
1991年02期 32-35+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1K] [阅读次数:61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8 ] - 陈儒庆;
在预测岩浆隐伏体的过程中,发现煤流变学标志是区别深成变质和岩浆变质的一种有效方法,从而有利于煤变质成因等的研究。
1991年02期 36-3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