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淮南煤田上石盒子组中硅质岩的特征及环境分析

    兰昌益

    <正> 淮南煤田上石盒子组中的硅质岩(燧石层)早已发现,但一直没有进行过详细研究。近几年来,豫西一些煤田上石盒子组的燧石层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燧石层被定名为海绵岩,并指出了它对研究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的意义。受豫西研究的启发,我们也对淮南煤田各勘探区钻孔所见的硅质岩进行比较系统的采样和岩石薄片鉴定、X射线化学分析及电镜扫描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初步总结了本区硅质岩的一些特征并对其形成环境提出一些看法,分述如后。

    1985年05期 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5 ]
  • 一二九煤田地质勘探队在河南庇山矿区利用高岭石夹矸对比煤层

    王佟 ,贾小乐

    <正> 庇山矿区位于河南省临汝县内,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二_1煤,二_1煤具分叉、合并现象,对比困难。1983年在二_1煤中发现粘土岩夹

    1985年05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勃利煤田晚侏罗世滨海相群体双壳类化石及岩相古地理意义

    谢万华

    <正> 勃利煤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跨依兰、桦南、勃利、七台河.宝清、密山等市县。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45公里。 煤田内晚侏罗世含煤地层厚3000多米,含可采煤层60余层。自下而上分为滴道、城子河、穆棱三组,统称鸡西群。主要岩性为灰一黑灰色中细砂岩,粉砂岩及煤层,局部为砾岩、粗砂岩。

    1985年05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龙岩组粘土沉积规律和含煤沉积物质来源的探讨

    朱挺晖

    <正> 从1981年开始,历时4年,笔者对福建省下二叠统龙岩组2937个粘土样品进行了测试,从而对闽西南凹陷带龙岩组粘土的沉积规律及含煤沉积的物质来源有了新的认识,并对传统的存在闽东南华夏古陆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1985年05期 9-1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研究煤相的几种方法(一)

    朱雪芬

    <正> 所谓煤相就是煤层的沉积相,也就是在某一成煤环境中形成的煤的原始成因类型。一定类型的成煤沼泽导致一定煤相的形成。通常可根据下列三方面特征鉴别煤相:(1)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矿物组分的组成与含量;(2)基本上不受煤变质程度制约的一些化学成分,例如硫与氮含量、灰分与灰成分、镜质组的氢/碳等;(3)煤的某些结构特征。

    1985年05期 12-1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4 ]
  • 应用等性块段指数法定量划分华北煤矿勘探类型

    詹才高 ,范念寒 ,陆汝纶 ,武法东

    <正> 建国以来,我国煤炭地质勘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暴露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煤矿勘探类型的划分与确定就是其中之一。笔者曾分析了七十年代国内13个省(区)50个井田的探采对比资料,发现在精查时勘探类型错定者达20个井田,占总数的40%。由于没有确定煤矿勘探类型的定量指标,造成了许多失误,增加了补充勘探工作量,延长了煤矿建设周期,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985年05期 16-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25 ] |[引用频次:59 ]
  • 利国煤矿火成岩破环区找煤

    吴大新

    <正> 江苏省盐城市利国煤矿位于徐州市东北36公里的铜山县利国乡,是地方国营煤矿。下二叠统山西组七煤层(天然焦)为主采煤层。1956年山东省地质局某队在井田施工10个孔,结论是:“此区火成岩侵入严重,煤层极不稳定,无开采价值。”1970年底,该井田划给盐城市开采,经丰沛矿区建设指挥部煤田勘探队补钻,于1976年提交普查(最

    1985年05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枣庄煤田山西组煤层含硫规律

    吴锦洪

    <正> 枣庄煤田早二叠世山西组在陶枣、官桥和滕县矿区各井田都有较厚的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在陶枣矿区枣庄矿为三煤层;陶庄矿为二煤层;官桥矿区为三煤层:滕县矿区柴

    1985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 ]
  • 控气构造几例

    王涛,黄文涛

    <正> 近年来,随着一些煤成气田的发现,使人们对于煤层中瓦斯的研究摆脱了长期以来多在井下围着煤层转的传统研究方法,开始走向对整个含煤沉积的研究和区域大地构造的研究。通过对建国三十余年瓦斯地质资料全面的整理和研究体会到,要使瓦斯地质的研究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就应当从构造体系对瓦斯的控制方面进行工作,掌握构造控气和控气构造的特征,就可能会使我们对瓦斯的认识来一个大的飞跃。

    1985年05期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对《东胜煤田发现火成岩体》一文的质疑

    王强

    <正>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4年第6期刊登了智顺同志《东胜煤田发现火成岩体》一文。据我队在该煤田东北部的勘探,并未发现火山活动,在此之前也曾有人认为发现了火成岩,引述岩石特征与智顺同志所谈大致相同,这可能是错误地把煤层自燃后被烘烤的岩石当成了火成岩,主要根据有以下几点。

    1985年05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阅读次数:93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疏松岩层覆盖的岩溶地区地表塌陷机理

    王锐

    <正> 疏松岩层覆盖的岩溶地区地表塌陷在我国很多矿区时有发生,危害严重。这种地表塌陷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岩溶化作用和水对土体的前期破坏作用(包括浸润、软化、液化、渗透移动、粘滞塑性蠕动等)是塌陷的准备阶段;而水动力作用的后期破坏作用(包括水的渗透、冲刷、搬运等)以及正、负压作用和重力坍塌作用则是开始坍塌和严重坍塌阶段,最后形成地表塌陷。虽然这类塌陷是上述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但有时并不是全部作用都参与,有时是某种作用占主导地位。

    1985年05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阅读次数:129 ]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4 ]
  • 用数学水文地质方法预测黄家堡井田底板突水性

    康凤群

    <正> 北方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位于石炭二叠纪地层之内,一般都实行带压开采,往往导致底板突水,影响生产或淹井。因此,查清间接底板奥灰水的分布趋势,对底板突水性进行预测,势在必行。笔者以黄家堡井田为例,从分析底板突水因素入手,用半经验公式预测底板突水性,然后用数学水文地质方法,对各影响突水因素进行趋势分析,了解突水性在空间变化趋势,以供煤矿开采参考。

    1985年05期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 新郑矿区太原群灰岩岩溶发育特征

    牛志刚

    <正> 新郑矿区位于新郑县城西北部,勘探区面积约120公里~2。本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为二_1煤、一_1煤。太原群中发育的G_3L_(7-8)和C_3L_(1-4)两层段灰岩,分别为二_1煤的底板和一_1煤的顶板,是这两层煤的直接与间接充水含水层。因此,搞清这两层灰岩的岩溶发育特征,将会为今后建井、开采选用有效的防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1985年05期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 《芦店滑动构造研究》成果评议会

    蒋士钧

    <正> 于1985年7月21~24日在郑州召开。评议会认为,该课题从区域构造分析入手,划分了构造层,阐明了构造格架,提出了东西向构造,北西向和层间滑动三种主要构造形式和子滑

    1985年05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阅读次数:38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在PC-1500计算机上实现地震信号频谱分析的FFT法

    时作舟,靳聚盛

    <正> 在地震工作中,频谱分析方法对试验、设计工作以及各种激发和接收因素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这种频谱分析工作通常是在野外获得大量资料后,到计算站集中进行处理的。它难以满足野外队对所获资料随时随地进行计算处理,以便灵活快速地指导野外工作的要求。本文通过对一个实际地震信号进行人工离散采样,编制BASIC语言计算程序,在PC-1500机上求出其振幅谱的数据和图形,并进行频谱分析。

    1985年05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全国煤田地质勘探科学技术大会

    蒋士钧

    <正> 于1985年9月7日至13日在河北涿县召开.这是全国煤田地质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科学技术盛会.煤炭部副部长陈钝、副总工程师郝凤印、陈炳强参加了会议.梁纪刚副局长致开幕词,刘崇礼局长做了题为《增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紧迫感,下决心改变煤田地质勘探面貌》的报告.报告强调,在当前世界上正在崛起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下,煤田地质科技工作必须注重成果,讲术经济效益,狠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科技体系,改革科技管理办法,强化勘探队和专业队的技术吸收能力,重视煤田地质部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进一步做好设备技术引进工作,积极推进管理工作现代化。

    1985年05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脉冲航电在煤田普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黄皓平,王延良

    <正> 在脉冲航电测区内,几乎所有的煤矿区或煤系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航电异常。迄今为止,这一地质效果尚未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本文根据脉冲航电的特点和煤系在地质及电性等方面的特征,从理论上对脉冲航电在找煤中的可用性进行初步探讨,并给出两个实例。

    1985年05期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1 ]
  • 191聚酯树脂堵漏效果

    芦怀,袁照阳

    <正> 针对煤田钻孔漏水孔段多,漏失量大的特点,我们试用191~#聚酯树脂进行处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据三个钻孔、八个孔段的统计,堵漏成功率达百分之百,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

    1985年05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阅读次数:57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首次学术讨论会

    童有德

    <正> 于1985年7月21~25日在兰州举行。与会代表69人。收到论文25篇,内容包括区域瓦斯地质分析、矿井瓦斯地质研究、瓦斯地质工作方法以及瓦斯预测预报等。现在,全国已完成了20个省(区)115

    1985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用PB-700计算机绘图的初步尝试

    汉泽西

    <正> 笔者曾为MSP-1型数字式频率测深仪编写计算机绘图程序。根据野外工作的特点和方法,解释人员对频测仪所测振幅、相位曲线的要求,选用日本卡西欧PB-700计算机。

    1985年05期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妥尔油沥青磺酸钠在煤田钻孔中的应用

    王为

    <正> 自1981年以来,我队在花斑泥岩、特厚煤层(20-30米)及断层破碎带等复杂地层钻进中,应用聚丙稀晴、CMC及铁铬盐处理的泥浆护孔,效果一直很好。但在长江勘探区施工时,由于煤层直接顶板泥岩含炭高,表面易水化,质地松软,厚度大(33—45.7米),中部破碎等原因,孔壁极不稳定。所打钻机(2-1孔)于702.42米终孔后,孔壁严重坍塌,以致无法进行测井,延误工期半个月。最后改用妥尔油沥青磺酸钠(以下称STOP),调整泥浆,才稳住了孔壁。

    1985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KP共聚物泥浆防塌效果

    程德富

    <正> 众所周知,聚丙稀酰胺用于配制劣质粘土泥浆,效果极差,加量少了比重降不下来,药量大了又会发生聚结沉淀,导致水土分层,常常要消耗掉大量的护胶剂。在煤田钻探中,钻孔漏水比较严重,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膨润土显然是不经济的,于是人们较多采用峰峰红土(一种劣质粘土)配制泥浆。我队在施工过程中,采用PAM·KHM共聚物处理这种泥浆,取得了显著效果。

    1985年05期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钻头翼片刨削夹具

    崔占勇

    <正> 加工三翼钻头翼片的四个侧面,一般都用普遍平口钳装卡。这种装夹方法,效率低,加工质量差。我厂在生产中设计成功以下加工翼片的专用卡钳,每次可装42片,更换加工面时,只要将台钳零件装配关系作适当调整即可使用,不必对加工零件逐一进行校正,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三倍。

    1985年05期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研究方法讲座  第四讲  矿岩及地球化学标志的研究

    葛宝勋

    <正> 矿物、岩石及地球化学标志也可作为恢复含煤岩系沉积环境的依据,特别是对于那些既缺乏生物化石,原生沉积构造又不很发育或不很明显的岩层,岩矿及地球化学标志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

    1985年05期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 ]
  • 瓦斯地质讲座  第五讲  瓦斯含量的测定、预测和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预防

    王大曾

    <正> 矿井设计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对高瓦斯矿区的新井建设和老井延深,显得尤为重要。它涉及到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的合理解决,例如开拓系统、通风系统和方式、通风设备、采煤方法、主要巷道断面等等。另外,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研究一个地区(或矿井)瓦斯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瓦斯分区,分析瓦斯与地质因素的关系,以指导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不断丰富瓦斯地质科学。

    1985年05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