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智辉,陈曜岑
<正> 利用测井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确定岩性,而且还可以可靠地确定地层的结构层序,从而为鉴定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主要是油田)已较广泛地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来研究沉积环境。但是,我国煤田很少甚至没有自然电位测井资料;相反,许多煤勘探区却有大量
1984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阅读次数:91 ]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 韩玉英
<正> 在地质上应用变形椭球的概念研究构造形变已有一段历史了。自Becker(1893)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它的基本观点是,在均匀应变情况下,一个原始的球形物体,在变形后成为椭球体;根据椭球的形态可以确定应变状态。这是研究构造变形的理论基础。因此,一般需要寻找出变形岩石中具有球形或近似球形原始形状的标志物;根据
1984年02期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王小川,陈立贤
<正>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重要的含煤地层。对它的沉积环境有若干不同的看法,至今尚未统一。过去曾普遍认为它是内陆大型湖盆沉积。随着含煤地层中半成水瓣鳃类化石的发现,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出应届海陆交互相;武汉地院所编《煤田地质字》中也将须家河组的古地理类型定为海陆
1984年02期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倪斌
<正> 安徽省淮北煤田属全隐蔽煤田。二叠纪煤系地层缺乏进行系统划分的适当剖面,至今仍有相当多的地层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特别在石炭与二叠及上、下二叠的分界上分歧尤大(表1)。笔者试图以所积累的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方面的资料,就上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1984年02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1 ] - 陈朝阳
<正> 为了定量了解湖南测水组煤层厚度变化的控制因素,我们选择了数量化理论I为主要方法。工作范围是雪峰山以东,双峰—东安以西,安化以南的广大地区。研究的基准变量是煤层厚度,为使厚度资料可靠,没有采用地表剖面,全部使用钻孔见煤厚度,共统计了上万个数据。计算机程序参考《数量
1984年02期 22-27+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1 ] - 林世光
<正> 王石凹煤矿位于陕西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西部铜川矿区的中央。东一上山采区是该矿的首采区,同期开采三层煤:山西组下部的3号煤、太原组上部的5号煤和底部的10号煤(图1)。至今已开采了二十多年,已掘进不同层位的各类巷道30余万米。采空的工作面54个。三个煤层中各种构造的空间变化和组合关系已清晰地展示出来。这对剖析
1984年02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阅读次数:74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2 ] - 景开华
<正> 矿井高级储量的比例,是地质勘探和设计部门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是衡量勘探程度的主要依据,它直接关系到勘探工程部署、勘探周期长短、和勘探投资多少,所以这个比例制定得合理与否,将影响到地质勘探的全局。笔者在此提出几点浅见,与同行们商榷,目的在于提高地质勘探的效益。
1984年02期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阅读次数:58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安文华
<正> 煤的可选性评价是地质报告中应向设计部门提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参数。我国的标准——《中国煤炭可选性评定标准》MT56—81(以下简称《标准》)已于1982年1月1日颁布施行。自颁布以来,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地勘部门的同志来信,或当面要求解释如何应
1984年02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顾谦隆
,李海清
,王录寿
,刘东源
<正> 挖掘轮斗、排土机和运输皮带组成的露天煤矿开采新工艺(以下简称轮斗工艺),以其生产规模大、效率高、连续作业、高度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在我国露天采掘工艺上逐渐受到重视。但是能否采用这种工艺,则主要取决于被剥离岩石的强度以及高强度岩石的分布特征。
1984年02期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阅读次数:125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3 ] - 崔峤
<正> 笔者根据对某些煤矿探采对比资料发现,据钻孔资料确定的煤层厚度多数情况有所偏低,且这种误差对薄煤层以及由薄分煤层组成的复煤层影响更大。因为薄煤层接近煤层最低可采厚度,有可能根据钻孔资料将其误认为煤线。致使对煤田不能准确地作出评价。
1984年02期 3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毛印鸿
<正> 我们所建成的几对矿井及其它一些矿井的井筒实际涌水量和利用勘探阶段提供的参数预计的水量,往往差别很大。例如:芦沟矿竖井筒,按原参数预计只有40米~3/时,建井期揭露的水量达到200米~3/时,比预计大了4倍。河北和山东等地的一些矿井,也出现水量偏大或偏小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
1984年02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阅读次数:83 ]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范锦林
<正> 同样的密度模块,因为所使用的仪器不同,有不同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本文着重介绍使用TYFZ—4型组合仪(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生产)实现密度定量技术的方法,并以试验实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应用效果。
1984年02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姜永生,赵恩博
<正> 碳酸盐岩层水文测井比碎屑岩、疏松岩层含水层更复杂一些。对砂岩或砂砾层含水层通常把地层厚度作为含水层厚度,而碳酸盐岩含水层特别是几百米厚的碳酸盐岩层这样做就不行了。水文地质工作要求进一步研究含水层结构,从岩层中分出洞穴、裂隙,确定富水带。为达到这个目的,通常采用钻
1984年02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 李崇儒,陈国伟
<正> 目前煤田勘探使用的核测井仪器,线性范围较窄,易造成非线性记录,影响定性定厚解释的精度。测定非线性误差的公式校正法的主要优点是标定工作量小,使仪器的检修与调校变得更为方便。但是,如掌握不当,则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1984年02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 段铁梁
<正> 为使放射性测井仪的测量结果与地层物性建立一定的关系,并使仪器间具有可比性,目前部颁测井规程要求用刻度环或标准源在固定强度下对仪器进行刻度。然而,此刻度方法既忽视了刻度源发射能谱与测井时仪器接收射线能谱的差异,也忽视了不同能量的射线产生的仪器效应不同。因此,达不
1984年02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阅读次数:74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 戴中兴
<正> 人造金刚石烧结孕镶钻头的寿命及效率,主要取决于人造金刚石的性能及胎体的组织、性能。当然,钻进工艺和操作技术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在优选钻头成分、烧结工艺的基础上,着重探讨胎体组织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扼要分析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1984年02期 64-6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刘明辉,温以礼
<正> 在钻进中射流式冲击器常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工作性能发生变化。 所谓外界因素,主要来自背压,背压常常干扰主射流的正常切换。例如,随着孔深的增加,冲击器会逐渐降低频率和冲击功,直至失去作用。
1984年02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阅读次数:70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吴贤涛
<正> 在沉积学方面,应用痕迹化石来解释沉积作用的速度,已受到广泛重视。在这里研究痕迹化石不在于辨别其形态,确定其名称,而在于识别沉积层是否经历了生物扰动和观察生物扰动的强烈程度。 当我们在野外检查露头或岩心时,为了
1984年02期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阅读次数:54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1 ] - 汤凤林
<正> 国外在复合体钻头的研制、使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对它的孔底过程却研究得很少。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部金刚石钻进科研组研制出一种微型复合体钻头,并对其碎岩机理和孔底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1984年02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3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2 ] - 吴清
<正> 气测是物探方法之一,一般用于普查硫化物矿、汞矿、石油天然气。近年来,苏联采用气测方法探查顿涅茨煤田疏松覆盖层下的煤层露头、库兹涅茨煤田的断层,获得成效。他们认为,在各种景观气候条件下,利用气测方法能发现上覆疏松层厚度100米以内的煤层露头,50米以内的煤系中的开放型断层。
1984年02期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何世华
<正> 会议由煤炭部地质局主持,于1984年2月27日—29日在郑州召开。 测温仪为河南省煤田地质公司地质勘探一队研制,经现场(半年多)和河南省计量局测试,达到设计要求。其测量范围为0—
1984年02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阅读次数:48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1 ] |[引用频次:0 ] - 张希忱
<正> 煤炭部技术发展司于1984年3月13—17日在贵阳市召开了瓦斯地质编图经验交流会。与会的有生产、科研、教学单位的代表126人。 焦作矿业学院受煤炭部技术司委托,草拟了瓦斯地质编图细则;十几位代表介绍了
1984年02期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