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碳酸盐岩的几种结构

    傅炳章 ,梁绍暹 ,许永年

    <正> 1.粉晶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砾屑结构,砾屑由泥晶灰岩组成,具或不具红色氧化圈。砾屑为圆状、次圆状,分选差,含量65%。砾屑间为微晶基质充填,因重结晶而晶粒变粗,含量35%,基底式。是在浅水和水能量相当强的环境中,由波浪或水流使弱固结或固结的泥晶灰泥破碎、搬

    1982年06期 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2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侏罗纪煤田构造控煤分析

    刘枢

    <正>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侏罗纪煤田,东起黄陵、铜川,西至千阳、陇县;西北延伸至甘肃华亭洼川。东西长250—300公里,面积数万公里。本文仅就栒邑子午岭以西地区,从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区域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探讨区域成煤规律的构造控制作用,以指导找煤与勘探的实践。

    1982年06期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1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2 ]
  • 印支运动的侵蚀强度及广东省二叠系找煤方向

    彭继正

    <正> 建国以来,广东省在煤炭资源的普查勘探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为省内煤炭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随着资源勘探的迅速进展,煤系出露区大都完成了勘探,或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因而,普查找煤的注意力,也随即转向掩盖区。在盖层下找煤,需要进行成煤期古地理环境的研究,

    1982年06期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阅读次数:98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松花江上游的中侏罗统

    武仁

    <正> 松花江上游的中侏罗统,发育在抚松县境内的五里庄、马鹿沟、东岗、漫江等地(图1)。上部为酸性火山碎屑含煤建造,中部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建造,下部为中基性火山碎屑含煤建造。不整合在前中生界之上。这套火山岩地层富含植物化石竟多达48

    1982年06期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大同侏罗系煤层古火区地质特征

    王庆全

    <正> 大同侏罗纪煤田东南部煤系地层,大片被覆“红色地层”,它并非红层沉积,而是煤层曾大面积着火的结果。现对古火区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时代进行一些探索。 一、古火区的分布 煤田东南部口泉沟上游一带,四老沟、胡家湾、雁崖、挖金湾、刘家窑及张家坟等

    1982年06期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1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7 ]
  • 平顶山煤田的数学地质研究

    门桂珍,陈朝阳,李益三,赵淑芝,曹显煌

    <正> 平顶山煤田煤层多、煤质好、储量大,以往勘探已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利用这些数据,用数学地质方法进一步总结认识该煤田的构造特征、煤层赋存、煤岩层对比、煤质变化规律、构造与煤厚及煤质变化规律等,以期能对该区中、深部勘探起到指导作用。

    1982年06期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井陉矿区煤层底板突水综合分析

    庞荫恒,王良

    <正> 井陉煤矿开采80多年来,深受煤系底板岩溶承压水突水之害。其突水规律的探讨将有益于今后矿井安全生产和对突水问题的深入研究。实践证明,这种底板突水是一种多因素的随机矿井水文地质现象。本文拟从综合分析实际资料入手,采用经验统计方法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突

    1982年06期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16 ]
  • 中美煤田地质科研合作开始进行

    关世桥

    <正> 中美合作煤田地质科研项目《煤盆地的勘察与分析》开始进行。据协议要求,双方各选择一个含煤盆地,共同进行地层,煤层、煤质、构造、物探、化探等方面的研究,并使用计算机化的数据系统,总结成煤环境及煤资源的勘探和评价方法。项目进行期间,双方专家交替每年到对方工作三个月。 中美合作进行煤田地质学研究,符合两国科学家共同心愿。通过合作,交流经验,

    1982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阅读次数:8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电测深曲线的数字滤波计算法

    李志聃,吴家树

    <正> 在实际工作中,对水平层状介质地电断面上的电测深曲线的正演研究,往往是通过步骤繁琐。精度低和人为误差大的图解构组法来完成。近年来,随着电法数字处理理论的研究和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始采用线性数字滤波的方法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各种类型的电测深曲线,并已取得了相当理想的效

    1982年06期 48-5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 ]
  • 炮点位置对倾斜地层水平叠加效果的影响

    赵忠清

    <正> 近几年来,愈来愈多的试验和生产资料表明,在多次波不甚发育,尤其是目的反射层埋藏较浅、界面倾角较大和构造较复杂地区,最好采用偏移叠加,但由于条件限制,不得不仍用水平叠加法。在水平叠加中采用中间放炮,其叠加效果远较端点放炮为好。

    1982年06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蒟蒻粉无固相混合液钻进试验

    徐文英

    <正>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无固相冲洗液,蒟(艹弱)粉混合液即是其中的一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队在中南矿冶学院的指导下,在507号钻机进行蒟翡(艹弱)粉混合液的钻进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

    1982年06期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混镶烧结块钻头的初步应用

    张福起

    <正> 最近我们开动了两台JT—Ⅰ(利根)型2000米钻机,进行深孔钻探。鉴于合金钻头寿命短,不能适应深孔钻进的需要,改用人造金刚石-针状合金混镶烧结块钻头,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1.钻头结构 现场使用的钻头结构见图1,钻头共镶六组烧结块,烧结块由2.5×4的人造金刚石聚晶和2×15的针状合金烧结

    1982年06期 6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一种新型坑道钻机

    陈逸

    <正> 美国焦爱(JOY)钻机制造公司在1978年试制了一种新型液压坑道钻机。钻机整个安装在履带式拖拉机上,全机除旋转部分采用机械传动以外,其他部分均由液压传动。由于液压系统设计比较合理,又采用了齿轮油泵改造成的气马达驱动动力油泵,所以钻机性能较好,效率较高,设备寿命也较长。

    1982年06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四柱式不停车倒杆器

    顾鲁先

    <正> 在分析、研究各类不停车倒杆器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制造成的四柱式不停车倒杆器,工作可靠、故障较少。其形式包括两种:

    1982年06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阅读次数:61 ]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地质新知

    <正> 煤炭坝矿区 茅口灰岩中发现煤层 该矿区茅口灰岩厚300米,新发现的煤层上距龙潭煤系Ⅱ煤50米左右。煤层最厚0.12米,层位不稳定,岩性变化大,含化石丰富。

    1982年06期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阅读次数:23 ]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第八届国际介形类学术会议

    徐茂钰

    <正> 第八届国际介形类学术会议于1982年7月26日至2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美国、英国、中国、西德、法国、日本、加拿大等25个国家,共126人。提交论文摘要101篇,宣读论文92篇。我国第一次参加这个国际会议,出席的有地质部、科学院、石油部和煤炭部的代表

    1982年06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1 ]
  • 《河南省中生代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评议会

    <正> “河南省中生代含煤地层划分与对比”评议会于10月15—18日在河南省济源县召开。河南省煤炭管理局受省科委的委托主持了会议。河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

    1982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44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 JLS型立体摄影仪研制成功

    王安民

    <正> 为适应我国煤矿地质工作的需要,最近,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矿井地质室与江苏无锡测绘仪器厂共同研制了JLS型煤矿地质构造近景立体摄影仪。该仪器系由经过改造的两台普通海鸥DF—135相机及可水平旋转360°、垂直旋转±45°的精密基线尺构

    1982年06期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第二讲 近代碳酸盐岩分类特点

    余素玉

    <正> 分类常常是容易引起争论的题目,因为随着目的不同和成因理解不同,可以出现很多种分类。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碳酸盐岩的分类也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和对其成因日益深入的认识而有所发展,被誉为是分类上的“一次突破”和“一次革命”。

    1982年06期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9K]
    [阅读次数:86 ]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4 ] |[引用频次:2 ]
  •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2年总目录

    1982年06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阅读次数:37 ]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