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试论我国南方早二迭世梁山煤系的控煤因素

    陈家怀,黎汉明

    <正> 我国南方早二迭世梁山煤系具有分布广,厚度小,煤层数少而厚度变化大的特点,煤田地质工作者正在探索它的变化规律。本文从研究其沉积构造入手,通过对区域地质的综合分析及剖析一些主要

    1981年03期 1-6+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5K]
    [阅读次数:82 ]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1 ]
  • 湛江地区厚层泥炭沼泽盆地成因探讨

    张廷俊

    <正> 湛江地区第四纪泥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自一九七三年以来,经对区内三百多个~~

    1981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3 ]
  • 浙江二迭纪地层

    徐自强 ,佟德谦 ,罗永铭

    <正> 二迭系是浙江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对于它的研究与讨论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历年来我省在二迭纪地层对比和划分问题上存有分歧,如对上、下二迭统的划分;长兴组的分段与对比,礼贤组的时代归属以及对东吴运动的认识等。笔者根据多年来工作中所积累的地质资料,结合对前人工作成果的研究,采用岩性岩相、古生物群和地壳运动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和对比的方法,对浙江二迭系以试论述。

    1981年03期 13-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3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5 ]
  • 略论新疆地区二迭纪植物分区

    胡雨帆

    <正> 笔者在研究了新疆地区的二迭纪地层及其所含的植物化石后,发现对新疆二迭纪的古植物地理分区,以及安加拉和华夏两大植物区系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新疆北部地区(即北疆的准格尔、吐鲁番二个盆地)二迭纪的植物基本上属“安加拉”型,即与苏联库兹涅茨盆地的库兹涅茨植物群(也称“安加拉”植物群)相类似,但其中也有不少与华夏植物混生的情况出现。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则是以华夏植物为主,在北缘亦有典型的安加拉型分子。总之,新疆地区在研究安加拉植物区系与华夏区系的关系上有重要意义及独特的地理上的价值。笔者于1977年3月参加在新疆召开的北方地槽地质会议期间,在会上粗略介绍了有关新疆二迭纪植物的区系问题,现整理成文,错误和不成熟之处难免,望批评指正。对提供资料和化石的新疆石油局、地质局、156煤田地质勘探队等单位和有关人士,笔者深表谢意。

    1981年03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2 ]
  • 杨家山勘探区构造特征

    张道德

    <正> 杨家山勘探区位于冷水江市东北方,面积约40平方公里。为涟源含煤区晏家铺向斜西南翼一个次一级复式向斜,煤系地层为石炭系下统测水组,其上段含煤1—2层,不可采;下段含煤5层,其中煤为主要可采煤层。勘探区以华夏系构造和新华夏系构造组成主体构造格架,表现为一组平行断裂与华夏系褶曲截接复合而组成的一个多字型构造型式(图1)。

    1981年03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阅读次数:85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2 ]
  • 福建省天湖山煤田煤的变质问题

    朱榔如

    <正> 众所周知,使煤变质的主导因素是温度,这几乎已为大多数中外学者所公认。近几年来,我国学者根据温度的来源,将煤的变质作用分为:1.深成变质作用,2.岩浆热变质作用,3.构造应力变质作用这样三种主要变质作用类型。而且认为,深成变质作用具有普遍意义,它是煤变质的基础。岩浆热变质作用在我国广泛发育,“它对很大一部

    1981年03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阅读次数:62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5 ]
  • 流量的数值计算法

    薛禹群,谢春红

    <正> 应用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可以很方便地求得各种复杂边界条件下不同时刻渗流区内水头的分布情况。由此,联想到如何应用数值法直接用计算机同时计算出这种水头分布情况下,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或者流入各类取水建筑物的流量。关于这个问题以往文献中介绍的方法用起来不太方便。例如川本眺万曾提到通过一个三角形单元体单位厚度的渗流量为

    1981年03期 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3K]
    [阅读次数:70 ]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2 ]
  • M_1SS—3 A型声速测井仪

    李崇儒,高绪晨

    <正> 声速测井在国内外油田和国外煤田勘探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成为测井进行定性定量解释不可缺少的主要方法之一。 六十年代初,我国的煤田测井工作者曾对声速测井方法与仪器进行过研究和试验,由于种种原因,未取得成效。近年来,湖北125队和陕西131队以及辽宁103、155队等单位,在研制和引用声速测井仪器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两

    1981年03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复合体在煤田钻探中的实用性

    屠厚泽,厉美恒,刘士迈

    <正> 近十年来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金刚石钻进技术发展比较迅速。美国从1966—1976年钻头寿命平均提高40%,钻进效率提高25%单位进尺金刚石消耗量降低26%。苏联自1958年开始推广金刚石钻进以来,其工作量与经济指标都有较大进展(表1)。

    1981年03期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K]
    [阅读次数:116 ]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宣化煤田火成岩屏蔽区地震试验

    郝立志,王增录

    <正> 宣化煤田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的东南,为一侏罗系含煤盆地。煤系地层极不稳定,且煤系上覆地层中普遍发育一至多层较厚的火成岩,弹性波速度较高,有较强的屏蔽作用。这样的地区,多年来一直被封为地震勘探的“禁区”。随着多次覆盖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出现,地震勘探技术有了明显的发展,其地质效果亦大为改观。但对于上述的所谓“禁区”效果又将如何呢?我们带着上述问题在宣化煤田进行了地震试验。结果说明,类似这类地区经过努力是可以获得较好的地

    1981年03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阅读次数:73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含煤(油)区古地温研究方法

    赵师庆

    <正> 探讨含煤区地热史是煤地质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于了解煤矿床的形成历史和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古地温研究,在石油地质中开展得比较广泛,而在煤地质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拟简单谈谈研究古地温的方法和意义,供大家参考。

    1981年03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8K]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1 ]
  • 国内外测井仪器刻度简况及几点看法

    周关华 ,徐定国

    <正> 测井仪器的刻度是为了进行定量解释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基础工作。各种测井方法都有不同的特性和使用条件,故刻度方法和刻度装置也不一样。其中,最复杂的刻度装置要设立三个等级。即一级标准刻度井、二级普通刻度井和三级现场刻度器。并且,以标准刻度井的物理参数值为基准,确定下两级刻度装置的物理参数值,物理参数的单位有绝对制和任意制两种。下面按测井方法介绍测井刻度简况。

    1981年03期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阅读次数:99 ]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 空气压缩机抽水风量计算公式的商榷

    李洪

    <正> 空气压缩机是目前煤田水文地质勘探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抽水试验工具,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计算消耗空气量,以便选择适当的设备。自1954年А.И:Силин—Бекчурин《专门水文地质学》一书的中译本问世以来,在很多书刊资料中大多引用下列公式计算风量:

    1981年03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测定煤层破裂程度预报小断层的设想

    赵宗沛

    <正> 预报小断层分布是采掘工程长期来盼望解决的地质技术问题之一。随着采掘机械的使用,采掘效率大大提高,对地质判断和预报的可靠性与准确性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而探求新的预报方法和技术途径就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煤矿中相继开始采用物探方法解决断层预报问题,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这些试验多侧重于在巷道间穿透探查试验,对于工作面前方的超前探查预报更处于探索阶段。

    1981年03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金刚石岩芯钻探管材标准讨论会

    冯清文

    <正> 一九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地质部邀请冶金、煤炭、二机等兄弟部以及北京钢厂,在北京召开了金刚石岩芯钻探管材标准论讨会。 到会的有二十个单位、三十名代表。 会议认为,一九七五年我国制订的YB848—75小口径钻进钢管标准(即公制“6”字尾管材系列)以来,对发展我国金刚石钻探,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五年的实施,发现该标准也存在着套管薄、环状间隙小等明显的缺陷。

    1981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阅读次数:97 ]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5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