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论防治奥陶系岩溶水患解放受水威胁煤矿床途径问题(以峰峰邯郸煤田为例)

    李庆广;李金凯;

    <正> 我国有30多个煤田属于岩溶类型,要在岩溶水突水威胁的情况下进行开拓和生产,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几年来在峰峰、邯郸、邢台矿务局人力支持下,我们进行了以解放下三层煤为目的的科学研究工作,现将粗浅认识论述如下。一、解放下三层煤的基础条件 (一)含水层威胁下三层煤开采的主要是煤系基盘的奥陶系石灰岩(中奥陶系马家沟石灰岩,以下简称奥灰)岩溶含水层,该层总厚度580米,由下而上按其岩石性质和沉积旋回可划分为三组八段。其中除一、三、六段为角砾岩和角砾状石灰岩外,其它厚达500米的各段多为中

    1979年01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9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3 ]
  • 用锶钡比研究沉积环境的初步探讨

    曲星武;王金城;

    <正> 利用地球化学指标研究沉积古地理环境的方法,得到了沉积岩工作者和地球化学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国外文献中有较多的报导。我们在泥炭调查工作中,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感到有几种指标,如锶(Sr)钡(Ba)比、硼(B)锂(Li)比、黄铁矿中二价铁和有机炭的比等,对于研究相环境有一定的意义。下面仅对用锶、钡(以下写作Sr、Ba)比研究现代泥炭沉积环境的方法谈一些看法。同时,将近年来测定的各个时代地层的Sr、Ba比指标归纳于后,以供同志们在今后工作中参考。

    1979年01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阅读次数:110 ]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24 ]
  • 单孔确定地层产状方法

    张俊杰;王佐君;

    <正> 从勘探钻孔资料取得地层产状数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是在勘探区逐渐由裸露区走向隐蔽区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钻孔产状测定仪的情况下,钱祥麟同志提出了利用钻孔孔斜和岩芯倾角资料根据赤平极射原理作图法求解地层产状的方法(《根据单孔资料确定地下岩层产状》《地质科技》1976年第6期)。经过我们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使用和改进,並设计了一个专用的赤平极投影网,提高了工作效率。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这种方法是有实际意义的。

    1979年01期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恩口煤矿区岩溶地下水特征与矿床疏干计算问题

    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研究所水文地质室湘中课题组;

    <正> 岩溶地下水与松散岩层地下水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甚至本质的区别。适用于松散含水层的很多主要水文地质概念,对岩溶地下水变得不合适了。主要原因在于岩溶地下水具有条带状径流和含水介质的通道特征。岩溶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及其与地表水和相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等等,都具有独特的规律性。这些规律在恩口Ⅰ井田矿井排水过程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为了便于讨论,首先介绍一下恩口Ⅰ井田概况。恩口Ⅰ井田属向斜盆地的东翼,岩层走向近南北,倾角20°~30°。灰岩含水层属二迭

    1979年01期 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阅读次数:88 ]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简易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利用

    <正>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是研究井田水文地质特征的必要手段和布置水文地质孔的重要依据。一、简易水文观测的内容与要求 1.岩芯水文地质鉴定:主要记述含水层岩溶、裂隙性质(张开或闭合的)、裂隙产状、裂隙大小、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的成分,地下水溶蚀现象等,并进行岩溶、裂隙率的统计。

    1979年01期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阅读次数:44 ]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电法寻找覆盖层下的煤层露头及断层

    周问渔;李大相;

    <正> 我队在青海祁连县海德尔地区综合找煤工作中,利用电剖面法寻找第四纪覆盖层下的煤层和断层,确定构造形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海德尔地区属中祁连山大通河流域侏罗系煤田,由于第四系广布全区,给地质工作带来很大困难。1960年该区曾作过大量地质工作,提出详查地质报告。认为海德尔地区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呈单斜构造,煤层走向长500米,含煤面积不足0.4平方公里,储量仅270万吨。在此基础上,我队两次投入电法工作,共完成了物理点3050个,在矿区东西两缘发现

    1979年01期 51-5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阅读次数:122 ]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1 ]
  • 组合检波时检波器的不同连接方式对检波性能的影响

    柳楣;

    <正> 在地震勘探中,组合检波对压制干扰波突山有效波有明显的效果。近一、二十年来,地震勘探尽管在野外施工技术、仪器和资料处理等方面有了飞速发展,但组合检波却不是越来越简单,而是越来越复杂了。其根本原因在于,组合检波仍然是提高讯噪比的主要手段之一。多次迭加代替不了组合检波。今后,在构造复杂,干扰严重地区的工作中,检波器的组合个数、组合形式将越来越复杂。这里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量的检波器组合,检波器之间应该怎样连接?不同连接方式对检波器性能有什么影响?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

    1979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2 ]
  • 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试制及钻进性能试验

    <正> 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安徽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八一二队和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研究所协作,对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进行了研制及试验。两年来,摸索出一套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制造了几批钻头,并在安徽省铜官山矿区火成岩地层进行了生产性试验,取得良好效果,超过了冶金部钻进硬岩的技术指标。一、低温电镀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制造工艺 (一)电镀钻头结构及技术特征

    1979年01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阅读次数:63 ]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 露天煤矿的勘探程度和勘探方法

    <正> 露天采煤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量大,资源回收率高,出煤快,材料消耗低,节省坑木并且安全,是我国采煤方法发展的方向之一。当前我国露天煤矿还不多,但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东北三省、内蒙、山西、新疆、云南等地都有大量适宜露天开发的煤田。在实现我国煤炭工业现代化过程中,无疑将要求我们提供更多的适宜露天开采的井田地质资料。为了寻求露天煤矿多快好省的勘探方法,我们曾对辽宁省抚顺、阜新海州、阜新新邱、平庄,和元宝山等几个大的露天煤矿进行了探采对比工作。在总结已往勘探和开采的

    1979年01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阅读次数:47 ]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贵州札佐煤矿矿床充水特征及水文地质勘探方法

    <正> 贵阳札佐煤矿区位于黔中丘陵地带中的一个山间盆地边缘。主采煤层为一号煤层属二迭系龙潭煤组下段,对开采有直接影响的是顶板下煤组石灰岩及底板以下的下二迭系阳新灰岩。这两个含水层含水性较强,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本区于1959、1969、1971年先后三次勘探。札佐矿井位于井田中部,于1965年建矿。现将该矿井矿床充水特征介绍于下,同时通过探采对比,提出该类矿区的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方法。

    1979年01期 78-8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5K]
    [阅读次数:78 ]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舒兰煤田矿床水文地质探采对比

    <正> 为了更好地制订“煤田水文地质勘探规范”,我们对以孔隙岩层为主的煤矿床进行了初步的探采对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舒兰煤田沉积属新生界第三系、舒兰含煤地层、吉舒组含煤建造。煤田分布在东西向长达40公里、宽1.5~3.0公里的地堑单斜内,属东北海西褶皱带,佳伊复向斜。东为皖达山复向斜,西与松花江凹陷相邻,南为昌图复向斜,北为小兴安岭复向斜。煤田走向近北40~50°东,倾向北西,矿床西侧为古生代吉林花岗岩基盘,延展方向北50°东,呈连绵蜿延

    1979年01期 86-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用数学法确定岩、煤层露头位置

    李受清;

    <正> 在煤层露头良好的地区,确定煤层露头在地形图上的位置,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在地形切割较深,高差较大,浮土掩盖,植被较密的情况下(如十万大山)则较难。如果凭少数地质点用“V”字法则推测煤层露头线位置,往往误差较大。要准确地确定煤层露头位置,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山地工程。根据我们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实践,应用数学法确定岩、煤层露头简便易行,精度较高。在构造简单、岩层产状较稳定的地区普查找煤,用数学法确定煤层露头位置和地质界线,不但可以节省很多野外工作量和山地工程量,而且能提高地质图的精度。但是,使用

    1979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阅读次数:148 ]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提高空气压缩机扬水功效的理论与实践

    李洪;

    <正> 空气压缩机是利用压缩空气进行抽水工作的。将出水管沉没于地下水面之下,通过送风管压入压缩空气造成空气泡,与水混合形成泡沫,由于比重减轻就可以压至地面。通常使用的风水管排列有并列式与同心式两种型式,其中同心式排列具有所需口径小、使用方便、止水套管能代替出水管等优点。但排水效率低,压风能量损失很大,当地下水量丰富时,为得到合格的降深水位,则必须增大孔径,势必影响钻探工作的高速度。为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分析了影响空气压缩机功效的因素,并提出了初步修改意见。

    1979年01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阅读次数:94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几种钻孔水位测量装置

    刘克勋;卓军;

    <正> 半导体音响式钻孔水位测定仪是利用电极接触井液时,发出嗡嗡蜂鸣声来确定水位的一种装置。通常,用电极传感的各类装置,电极的制作是非常重要的。如图1所示:按电极的个数不同可分单极式和双极式两种,其中,单极式制作简单且使用较多。为适应在钻孔抽水的同时作水位测定,测试管的电极直径

    1979年01期 101-10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阅读次数:81 ]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测井速度监视器

    河北省第一煤田地质勘探队测井组;

    <正> 在测井工作中,电缆提升速度是一个较重要的问题。速度过快会影响质量,过慢了又会增加野外测井时间。针对这一矛盾,我们在DC63—2型绞车上安装了测井速度监视器。经过几个月的现场使用,证明效果良好,数字显示准确,在指定的速度报警可靠,提高了测井速度,保证了测井质量,缩短了野外作业时间。工作原理:测井过程中电缆通过井口滑轮下到孔内。电缆运行时,滑轮随着

    1979年01期 103-10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阅读次数:51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车削锥度丝扣靠模装置

    <正> 黑龙江省煤田地质公司一○八队机电科车工组,在普通车床上安装靠模装置,用于加工各种规格的锁接手和厚度接手的内外锥形丝扣。这种装置的靠模板,安在车床导轨中间的适当位置。在车床大拖板上安装靠模拖板,靠模拖板下的滑块沿靠模板槽滑动,当靠模板调到某一角度时,可使靠模拖板在纵向移动的同时,作横行移动,靠模板调转角度为0~6度。该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制作。车削锥度丝扣质量高,能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强度。(附图1、2)

    1979年01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阅读次数:24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以帚状构造型式出现的煤包

    舒占帮;

    <正> 江西徐府岭矿区B_4煤层共有四个煤包,目前新华煤矿开采着两个。其中一井开采2号煤包和3号煤包的东部,二井开采3号煤包的西部(图1)。这些煤包皆沿北东向分布,并呈多字形雁列形式出现。煤包间往往为宽窄不等的不可采带或变薄带隔开。略具等距离出现的特点。

    1979年01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阅读次数:75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1 ]
  • 湖南省《煤炭资料汇编》出版

    <正> 为加快湖南省煤炭生产建设,向各级领导机关和生产、建设、设计、地质、科研教学等部门系统地提供全省资源勘探、生产建设等基本情况,湖南省煤炭局组织了全省煤田勘探、设计部门和各地区煤炭局,矿务局及重点煤矿(部门地县煤矿),对建国二十五年来所提交的不同程度的地质报告、生产开发及历史统计资料等三大部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搜集、整理,对煤田的分布与类型、成煤古地理、控煤构造条件及煤质特征等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与探讨,汇集成《湖南煤炭资料汇编》。《汇编》全部编纂完毕并出版,目前已分送有关单位。

    1979年01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阅读次数:67 ]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