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铜川矿区两个井田的探采对比

    <正> 一、地质概况铜川矿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型前弧东部,由南而北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上统、二迭系、三迭系、第三系及第四系。石炭系上统太原群及二迭系下统山西组为煤系地层,奥陶系中、下统为煤系地层基盘。

    1978年05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阅读次数:39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永耒区龙潭煤系探采对比及勘探方法几个问题的讨论

    <正> 一、基本情况永耒区位于耒阳县以东,永兴县以西,包括郴耒煤田所属的白沙,永耒、石里山三大向斜。区内含煤时代多,其中晚二迭世龙潭煤系分布面积广,含煤性较好,为主要勘探和开发对象。这次探采对比调查选择了区内开采面积较大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周家坳、觉光寺、白鸡洞、爱和山、富台下等五对矿井(图1)。各矿井勘探情况见表1。

    1978年05期 10-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阅读次数:59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0 ]
  • 贵州山区裸露式煤田的勘探方法

    <正> 贵州山区裸露式煤田的基本特点是:山高谷深,露头良好。地质构造现象大多暴露地表,便于直接观测。煤层出露程度虽不及岩层,但复盖物一般较薄,多数地段用槽、井探、浅钻等轻型工程可以揭露。尤其是发育较好的煤层,小窑数量众多,对了解煤层厚

    1978年05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阅读次数:35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露天煤矿勘探方法体会

    <正>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露天煤矿将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合理评价和勘探适于露天开发的煤矿区,是今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兹将我们近年来勘探和评价露天煤矿区的体会介绍如下:

    1978年05期 26-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阅读次数:43 ]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西南某含煤区晚二迭世含煤沉积中镓的地化行为及其分布特征

    周义平;

    <正> 由于镓及其化合物在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方面的重要用途,近20年来,对镓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一些国家对镓的普查和提取的研究相当重视。关于镓的地球化学的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对于煤中镓的存在形式、分布规律,镓在含煤沉积过程中的

    1978年05期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阅读次数:108 ]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地下水问题数值方法简介

    李谢淮;

    <正>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解决复杂地下水问题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一旦对地下水问题作出数学描述,寻求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案便成为应用计算机的关键。本文试就地下水问题的数值处理及计算方法作一概略介绍。

    1978年05期 41-53+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阅读次数:96 ]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 ]
  • 对煤矿火成岩体的一些认识

    赵宗沛;

    <正> 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的迅速发展,研究煤矿火成岩体已成为矿井地质工作的一项比较重要的课题。我国有不少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因常遇到火成岩体,而影响生产。这就需要对煤矿火成岩体的产状、分布、岩浆侵入机理、接触变质的特征及其规律进行研究,作出正

    1978年05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阅读次数:84 ]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3 ]
  • 接地电阻差值法的理论曲线

    宁瑄玉;刘家瑾;

    <正> 按地电阻差值法(又称接地电阻梯度法,简写成JDT)是根据下井两个电极的接地电阻之差来划分不同岩层的界面的,当用桥式电路测量时,其电位差可用以下近似公式计

    1978年05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阅读次数:65 ]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航空象片在大同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李侠;

    <正> 多年来,在煤田地质工作中,我们利用航空象片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获得了一些初步认识和点滴经验,撰写成文,提供参考。一、航空象片简介航空象片一般分黑白片和彩色片,因拍摄角度的不同又分倾斜象片和垂直象片(倾斜

    1978年05期 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阅读次数:76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 无塔液压升降架试验

    <正> 无塔液压升降架于1975年11月在我队研制成功,并于1976年3月正式投入生产。已打钻孔五个,共开动16.3台月,总进尺3073米,最深钻孔为897米。初步试验表明,升降架

    1978年05期 80-8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阅读次数:30 ]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定性定厚曲线组合一次测井法

    谢万录;

    <正> 我区煤层顶板多为石灰岩。因为煤层和石灰岩的视电阻率相近,在视电阻率曲线上二者界面不清,故必须用接地电阻梯度曲线划分界面。在井孔顺利条件下仪器要多下井一趟,延长了测量时间;一旦井壁破坏,发生挤

    1978年05期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阅读次数:66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折射地震勘探所产生的“静电感应”问题

    刘级初;

    <正> 在干燥的西北,常用折射波法进行复盖层下的地质填图,借以圈定煤系的分布范围,并查明复盖层的厚度。工作中,几乎全用土坑爆炸。这时,在地震记录上经常出现一种强烈的干扰脉冲,有时使整个记录出现一条接着一条的“空白条带”,严重地影响了生产。

    1978年05期 8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阅读次数:72 ]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流速管在野外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韩恒湘;

    <正> 过去我们在天山山脉进行煤田水文地质工作时,对泉水、河溪等地表水流量的长期观测采用堰测法和浮标法。这两种方法的缺点很多,有时由于水中堰板常被人拔去,无法观测。又因山洪爆发,河床变形,就得重新乎整河道。为此,必须对上述方法进行改革。

    1978年05期 8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 JWC—1型数字式精密温升量测仪

    <正> 河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中心化验室和邢台市电子研究所合作,组成了煤炭发热量测温自动化研制小组。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自行设计,采用国产电器元件,经过一年多的奋战,试制成功了“JWC—1型数字式精密温升测量仪”。经有关部门初步鉴定,达到了设计指标,能满足煤炭发热量测定的精度要求。

    1978年05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阅读次数:20 ]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 一种砂岩薄片研究方法

    <正> 法国北部巴特·加莱煤矿地质实验室主任波·多雷在“第五届国际石炭纪地层和地质会议”上介绍了采用粒度测定研究该矿区一些砂岩薄片的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该矿区中央部分的煤系地层厚约2000米,砂岩总平均厚度为500米,约占目前实际观

    1978年05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阅读次数:40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