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我国东部中生代含煤建造多为陆相,发育在相互分隔的内陆盆地中,海陆交替相煤系在局部地区也有分布,但远不如晚古生代的聚煤坳陷广阔。含煤建造形成时,正值构造运动剧烈活动的时期。构造体系对含煤建造的控制更为显著,建造特征、盆地类型和分布形式具有多样性。总观我国东部中生代聚煤盆地的分布,可以看出煤盆地的展布主要是以北北东向,即
1978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阅读次数:55 ]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正> 用筛浮试验评价煤的可选性,往往受到很多条件限制。为了适应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需要,我们对用煤岩方法进行煤可选性鉴定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并将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践表明,用煤岩方法能够满足煤可选性评价要求。现将我们的工作方法及应用结果简单汇报如下:从煤岩学的观点看,影响煤可选性的主要因素是煤物质中的岩、矿成分,数量、大小
1978年04期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魏彬炎;
<正> 青海省北半部主要指纬度36°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柴达木盆地北缘(海西)、祁连山系(海北)、和东部农业区(东部)。在这个范围内陆相侏罗系地层广泛出露,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故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对这一带的地质情况十分关心,陆续地进行了普查与勘探,累积了大量资料。今为适应煤田予测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特将地层工作方面的情况作一概略的总结和讨论,不妥之处请指正。
1978年04期 1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阅读次数:58 ]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6 ] <正> 一、什么是泥炭所谓泥炭就是在地表过渡潮湿和通气不良的沼泽环境下,大量死亡植物堆积后,经过不同程度分解(或腐烂),形成的褐色、棕色或黑色的沉积物,泥炭是这类沉积物的统称。泥炭也叫泥煤、草炭、草煤等,东北也称“漂筏子”,南方称“泥炭土”,北京叫“草木炭”,沿海地区也有“海粪”之称。
1978年04期 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阅读次数:40 ]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1 ] - 缪奋;
<正> 地质力学按照断裂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将它们分为压性、张性、扭性、压扭性、张扭性几类。地质力学也不排斥按照断裂两盘相对位移的几何关系将之分为正的、逆的、平移的等等,断裂的力学性质与位移方式两者之间,既有某种依赖关系,又並非简单的对应关系。许多正断层是属于张性断裂,这种张性正断层的形成机理,人们早就熟悉,本文不拟论述。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不少正断层,其力学性质並非张性,而属扭性、压性或兼具几种不同性质,我们统称之为“非张性正断层”。
1978年04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阅读次数:89 ]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1 ] - 刘家瑾;宁瑄玉;
<正> 自然伽玛测井的理论均是以高放射性层来讨论的。而且在讨论时都假设目的层与围岩具有相同的密度。煤层上的情况与上述条件很不符合。一般情况下,煤层上放射性元素含量很低,而且煤层密度较围岩小的多。近来,有些文献认为由于上述原因,利用自然伽玛测井曲线的半幅点来确定煤层厚度不合理,应考虑密度影响而予以修正。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必要对煤层上自然伽玛曲线的特点进行理论探讨。
1978年04期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阅读次数:90 ]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刘家瑾;
<正> 目前,煤田测井使用的电子换向器中,测量换向大多采用相敏整流电路。本文就相敏整流器的基本特性略加讨论。一、工作原理相敏整流器是由两个反向运用的三极管BG_1、BG_2以及C_A、C_B、R_A、R_B、R_C等元件组成(图1)。在BG_1、BG_2基极上分别注入测量控制信号,使其交替饱和导通和截止,并且控制信号频率与输入信号U_(sr)的频率一致,即换向频率。
1978年04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正> 随着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太湖地区水域内勘探问题有待解决。太湖西岸煤层赋存条件较好,如能进行水上勘探,将为苏南缺煤区找出更多的煤炭资源。我队于一九七七年五月,试制成功了水下沉塔法的全套设备,经过水上打钻,证明效果良好。采用沉塔法进行水上勘探,为取得太湖水域内的第一性地质资料和今后开展水上勘探积累了经验。现将沉塔法水上打钻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978年04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9K] [阅读次数:27 ]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2 ] - 勾精为;
<正> 目前,在我国煤田地震勘探中普遍采用的是TYDC-24型磁带地震仪。该仪器的振幅控制系统由初始增益控制、自动振幅控制和公共增益控制三部分组成。前二者通过放大器第一衰减桥实现,后者通过放大器第二、第三衰减桥实现。我队在使用该仪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曾发现如下现象:①每当激发条件变坏,需加大药量激发时,便在记录头部产生“压死带”与“超调带”严重地破坏了浅部同相轴,对连续追踪浅层反射极为不利;②在
1978年04期 68-7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阅读次数:92 ]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金友渔;
<正> 趋势面分析的计算工作量是很大的,在缺乏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是不易推广使用的。因而必须寻求一种近似的简化计算法。有人曾提出图解法趋势面分析,即将所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分区(一般为正方形),在每一分区内求出所有观测值的平均值,就以这个平均值作为该分区中心点处的趋势值,再根据这些趋势值,用人工勾出趋势面等值线图。但由于人工勾画总不免存在主观片面性,因而又有人提出在图解法趋势面分析的基础上作一改
1978年04期 7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阅读次数:69 ]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1 ] -
<正> 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的鼓午下,我们自行设计制成了高频简易淬火机床,不但能淬拉杆,换上其它夹具,还能淬齿轮、套类等另件,从而克服了以前用火焰淬拉杆,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淬火硬度不均匀等缺点。高频简易淬火机床原理见图。工件的升降运动由升降油缸8中的活塞9带动。油塞9的升降由手动换向阀5控制,改变节流阀6的开口,可以调节工件下降的速度。
1978年04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阅读次数:31 ]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8 ] |[引用频次:0 ] <正> 几年来,我们在寻找磷矿时,积累了浙江杭州地区(包括临安、富阳、桐庐等地)震旦系西峰寺组的地层资料,发现其中有石煤层赋存,且层位稳定,分布也较广泛,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石煤层位。现将有关剖面介绍如下:一、余杭太山震旦系西峰寺组上
1978年04期 81-8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阅读次数:30 ]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3 ] |[引用频次:0 ] -
<正> 湖南第一煤田地质勘探队地质二队的同志,将勘探区煤层顶板岩石的岩性、构造、化石、结核等特征用形象直观的图象表示成“钻孔层位指示图”(见图),并配上通俗易懂的顺口溜,挂到钻机现场。钻探工人看的懂、记的住,容易掌握煤层顶板岩石主要标志特征。这样,既普及了一般地质知识,又对于防止打丢打薄煤层、提高钻探质量起了良好的作用。
1978年04期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阅读次数:37 ]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