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煤田地质与勘探》
Coal Geology&Exploration
创刊时间:1973
刊期: 月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主管单位: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董书宁
副主编:王皓 秦勇
               James W. LaMoreaux
执行主编:晋香兰
ISSN:1001-1986
CN: 61-1155/P
主页:www.mtdzykt.com

  •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地质工作方法

    <正> 随着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生产地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对综采工作面的各种地质现象要求作到定量预测,并且需要确定出有关地质数据,如煤厚、小断层断距、小褶曲起伏高度、煤层倾角等的极限值或最优值。否则,将大大影响采煤效率,甚至使机组完全陷于停顿。因此,合理选定综采工作面和定量预测工作面的地质数据,是一个新的课题。这就要求加强日常地质观测,采用井下地质勘探手段,取得比较精确的地质数据,加

    1978年03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阅读次数:77 ]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对一块手标本构造形迹的分析

    李万程;

    <正> 1976年,本人在石门塘煤矿野外采集到下石炭测水组岩石标本一块。为夹有铁质条带的粉砂岩,铁质成园粒、椭球、短棒等形体镶嵌在条带状层理中。标本上的断裂和褶皱形变图象极其丰富多采。经过细致观测分析,体会到微型构造与大型构造的形成机理有惊人的相似性。这就可以把微型构造的研究应用到大型构造的研究上。兹将点滴体会介绍于下:一、描述标本的显著特点是在断面上具明显的构造分带性(图1)。

    1978年03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阅读次数:101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 阳泉煤矿一带山区找水的体会

    赵云;

    <正> 1965年以来,在各级党的领导下,本人在阳泉市郊、盂县、平定、昔阳、和顺、左权、寿阳等地负责找水。几年来,共跑了100来个公社,403个大队,选定井位1000眼左右,成功率90%左右。上述找水区位于太行山东麓,奥陶系石灰岩分布较广,局部有本溪统和太原统地层出露。上部有第四系黄土复盖。区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严重缺水。急需找水打井,提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1978年03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 用似倾斜投影法绘制钻孔弯曲校正图

    王定绪;

    <正> 在钻探过程中,由于地质或钻探技术方面的原因,常会产生钻孔弯曲。为了保证地质资料的可靠性,必须对孔斜进行校正,计算出见煤点、构造点的三度空间位置。将钻孔中心轴线的实际位置投影到所在或附近的勘探线剖面图上,以获得各点在剖面图上的准确位置,从而绘制出比较符合实际的勘探线剖面图,作为绘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及储量计算图的基础图件。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投影方法,使其效果尽量符合地质体的客观状况,

    1978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阅读次数:100 ]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1 ]
  • 矿井无线电波透视法试验研究

    郑永祥;郗金栋;

    <正> 煤炭工业综合机械化的迅速发展,要求矿井地质工作能及时精确地查明工作面隐伏的小型地质构造和地质体,保证机械化采煤顺利进行。山西省大部分煤田,由于灰岩岩溶塌陷而形成的陷落柱(俗称“无炭柱”)普遍发育,严重影响采煤工作正常进行。很需要用物探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用无线电透视波法在井下探测陷落柱实践表明,这种方法符合多快好省的要求。除探测陷落柱外,又用此方法在西山白家庄矿、阳泉一矿北头咀等地对断层尖灭点及上下盘接

    1978年03期 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阅读次数:106 ]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7 ]
  • 激发电位曲线

    孙连;

    <正> 目前,煤田测井主要采用的四个参数(视电阻率、人工伽玛、伽玛、自然电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例如,华北石炭二迭纪煤系地层中,有几层煤的顶板是高阻石灰岩层。视电阻率曲线难以区分煤层与灰岩界面。因此,只靠一条

    1978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阅读次数:79 ]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简论煤的热力变质

    袁耀庭;

    <正> 一般认为煤的变质与温度、压力、时间因素有关。但具体谈到煤的变质问题,其中因素究竟是以何者为主,目前还是有争论的。至于热力来源亦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来源于地壳深处(区域变质学说)或构造运动(动力变质学说);有人认为来源于接触煤层、煤系的岩浆岩(接触变质学说);有人认为热力来源可能与煤田深部或旁侧的巨大岩浆岩体有关(热力变质学说)。目前多认为煤的热力变质主要是靠岩层下部隐伏岩体的热量的传导,

    1978年03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阅读次数:68 ]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4 ]
  • 古冰川疏干型沉积岩层特征和组合规律及其应用

    牛兴堂;

    <正> 在本刊1975年第2期《古冰川发育与聚煤作用的关系》一文中,作者仅论述了煤层和其直接顶板石灰岩与古冰川活动的成因联系。本篇试以太行山东麓邯、邢含煤地区上石炭纪太原群沉积为例,论述一下在煤层直接顶板石灰岩经过漫长的间冰期沉积之后,冰川重新活跃时期起,在大陆周围浅海区缓慢疏干过程中,沉积的一套碎屑岩层特征和组合规律及其在勘探中的应用。在邯、邢含煤地区的上石炭纪太原群煤

    1978年03期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阅读次数:71 ]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 新钢种(40Mn_2MoVNb)小口径钻进钢管试验

    <正> 我队曾于1975年进行了新钢种管材试验。在开始试验过程中,这种钢管已初步表现出强度高、耐磨性强等优越性,同原有普通碳钢比较,管材消耗可降低30%以上,受到钻探工人的欢迎。为了更好地取得试验数据,继续在以使用硬质合金钻进为主的深钻孔进行试验,考察其是否能满足常规大扭矩深尺钻机需要,我队在国产1500米钻机进行了1700米深孔钻进工业性试验。但是由于地震,孔深钻进至1450米而中断。震后,这批新钢种钢管的试验又按原计划正式恢复。先后经过五个半月,曾在两个钻

    1978年03期 46-4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阅读次数:39 ]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泵压表缓冲装置

    <正> 地质勘探泥浆泵压力表的压力指示,是钻进主要参数之一。由于往复泵的特性,使表针不稳定,迁孔内循环不通畅或钻具堵塞时,压力表承受较大的冲击负荷,加上泥浆侵入表内,易使压力表损坏失灵,一个表仅能使用10天左右。为了延长压力表使用时间,我们反复试验,不断改进。于一九七六年试制成功泵压表缓冲装置。试验结果,表针稳定、读数正确,使压力表的使用时间由10天延长到3个月左右。为钻机钻进坚持使用泵压表,及

    1978年03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阅读次数:31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 煤田地质图煤田予测图编印工艺

    管海晏;

    <正> 近年来,全国煤田地质系统全面开展了煤田予测工作。予测工作中所编制的煤田地质图、煤田予测图等主要予测成果,将陆续印刷出版。由于各地工作程度不一,编图水平参差不齐,对于编印工艺、要求、风格又不熟悉,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造成了大量的返工和浪费。为此,笔者撰写此文,对图纸编印工艺过程,要求及风格加以阐述。一、工艺设计对于编印煤田地质图、煤田予测图总的要求是:政治性强、科学性好、艺术性高。政

    1978年03期 4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1K]
    [阅读次数:105 ]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 JWT型钻孔无线电波透视仪推广短训班在柳州举办

    <正> JWT型钻孔无线电波透视仪(鉴定时用名为KWT型孔中无线电波透视仪)于一九七四年经部在焦作鉴定通过,确定进行小批生产,扩大试验。根据这一精神,由研制单位-煤炭部地质勘探研究所对仪器作了改进,并在河南、陕西、广东、广西等省的矿区进行了大量试验工作。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由柳州市无线电元件一厂小批生产十一台,并在广西不少矿区进行了试验,都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效果。几年来,通过大量的试验工作,逐渐

    1978年03期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阅读次数:60 ]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